烧镫
【拼音】:shāo dèng
【注音】:ㄕㄠㄉㄥˋ
【结构】:烧(左右结构)镫(左右结构)
【繁体】:燒鐙
词语解释1.见'烧灯'。
基础解释见/'烧灯/',亦作/'烧镫/'。点灯。3.指举行灯会或灯市。4.指元宵节。
引证解释⒈见“烧灯”。
汉语大词典见“烧灯”。《汉语大词典》:烧灯(烧灯) 拼音:shāodēng亦作“烧镫”。(1).点灯。唐王建《宫词》之八九:“院院烧灯如白日,沉香火底坐吹笙。”明袁宗道《晚晴偏书》诗:“静嘿怜童仆,烧灯夜未眠。”叶叶《庚戌纪事》诗之一:“彻夜烧灯钓月舫,可知杯酒即天涯。”(2).指举行灯会或灯市。《旧唐书·玄宗纪下》:“﹝开元二十八年春正月﹞壬寅,以望日御勤政楼宴群臣,连夜烧灯,会大雪而罢,因命自今常以二月望日夜为之。”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一:“国朝上元节烧灯盛于前代,为綵山峻极而对峙于端门。”(3).指元宵节。宋蒋捷《绛都春》词:“归时记约烧灯夜。早拆尽、鞦韆红架。”清纳兰性德《金菊对芙蓉·上元》词:“狂游似梦,而今空记,密约烧镫。”清洪亮吉《吴上舍文桂倚梅图》诗:“才过烧灯无几日,误书谷雨我心惊。”参见“烧灯节”。
读音:shāo
[shāo]
(1)(动)使东西着火
(2)(动)加热或接触某些化学药品、放射性物质等使物体起变化:~水|~砖。
(3)(名)烹调方法;先用油炸;再加汤汁炒或炖;或先煮熟再用油炸:~茄子。
(4)(名)烹调方法;就是烤:叉~|~鸡。
(5)(动)发烧:他现在~得厉害。
(6)(名)比正常体温高的体温:~退了。
(7)(名)过多的肥料使植物体枯萎或死亡。
读音:dēng,dèng
[dèng]
[ dēng ]1.古代盛肉食的器皿。
2.同“灯”,指油灯。
[ dèng ]挂在马鞍两旁,让骑马者踏脚的用具:马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