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冠
【拼音】:mù guān
【注音】:ㄇㄨˋㄍㄨㄢ
【结构】:沐(左右结构)冠(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见“沐猴而冠”。沐冠[mùguān]⒈见“沐猴而冠”。
引证解释⒈见“沐猴而冠”。
汉语大词典见“沐猴而冠”。《汉语大词典》:沐猴而冠 拼音:mùhóuérguàn猕猴戴帽子。比喻外表虽装扮得很像样,但本质却掩盖不了。常用来讽刺依附权势、窃据名位之人。《汉书·项籍传》:“人谓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颜师古注:“言虽著人衣冠,其心不类人也。”《晋书·张载传》:“至如轩冕黻班之士,苟不能匡化辅政,佐时益世,而徒俯仰取容,要荣求利,厚自封之资,丰私家之积,此沐猴而冠耳,尚焉足道哉!”亦省作“沐冠”。宋林希逸《代毛颖谢表》:“志虽酬于脱颖,嘲莫解于沐冠。”梁启超《论自尊》:“夫沐冠而喜者,戏猴之态也。投骨而啮者,畜犬之情也。”
其他释义1.见'沐猴而冠'。
读音:mù
[mù]
(1)(动)洗头发:栉风~雨。
(2)(Mù)姓。
(3)(名)沐河;发源于山东省;流入江苏省。
读音:guān,guàn
[guān]
[ guān ]1. 帽子:衣冠。冠戴。冠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衣冠楚楚。
2. 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冠子。鸡冠。树冠。冠状动脉。
[ guàn ]1. 把帽子戴在头上:沐猴而冠。
2. 超出众人,居第一位:冠军。
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