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阳
【拼音】:lǔ yáng
【注音】:ㄌㄨˇ一ㄤˊ
【结构】:鲁(上下结构)阳(左右结构)
【繁体】:魯陽
词语解释指鲁阳公。战国时楚鲁阳邑公,传说为挥戈使太阳返回的英雄。古地名。今河南省鲁山县。复姓。春秋楚公族有鲁阳氏。见汉王符《潜夫论.志姓氏》。鲁阳[lǔyáng]⒈指鲁阳公。战国时楚鲁阳邑公,传说为挥戈使太阳返回的英雄。⒉古地名。今河南省鲁山县。⒊复姓。春秋楚公族有鲁阳氏。见汉王符《潜夫论·志姓氏》。
引证解释⒈指鲁阳公。战国时楚鲁阳邑公,传说为挥戈使太阳返回的英雄。参见“鲁阳挥戈”。引晋郭璞《游仙诗》之四:“愧无鲁阳德,迴日向三舍。”唐李白《日出入行》:“鲁阳何德,驻景挥戈?”谭作民《噩梦》诗:“振臂一挥心胆豪,十万横磨鲁阳勇。”亦作“鲁阳子”。明何景明《赠李献吉》诗之一:“世无鲁阳子,坐惜朱颜衰。”⒉古地名。今河南省鲁山县。引《汉书·地理志上》:“南阳郡:鲁阳,有鲁山。古鲁县。”颜师古注:“即《淮南》所云鲁阳公与韩战,日反三舍者也。”⒊复姓。春秋楚公族有鲁阳氏。见汉王符《潜夫论·志姓氏》。
网络解释鲁阳(《羊城晚报》原副总编辑)鲁阳,原名刘美藩,1926年出生,广东信宜人。中共党员。1943年从广雅中学毕业后考入浙江大学中文系,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党领导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和爱国民主学生运动。解放战争期间投奔华北解放区,在华北大学一部结业后,先后在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原局直属单位、华中局南华工作队队部工作。广州解放后参与了广州市的接管工作。
综合释义指鲁阳公。战国时楚鲁阳邑公,传说为挥戈使太阳返回的英雄。晋郭璞《游仙诗》之四:“愧无鲁阳德,迴日向三舍。”唐李白《日出入行》:“鲁阳何德,驻景挥戈?”谭作民《噩梦》诗:“振臂一挥心胆豪,十万横磨鲁阳勇。”亦作“鲁阳子”。明何景明《赠李献吉》诗之一:“世无鲁阳子,坐惜朱颜衰。”参见“鲁阳挥戈”。古地名。今河南省鲁山县。《汉书·地理志上》:“南阳郡:鲁阳,有鲁山。古鲁县。”颜师古注:“即《淮南》所云鲁阳公与韩战,日反三舍者也。”复姓。春秋楚公族有鲁阳氏。见汉王符《潜夫论·志姓氏》。
汉语大词典(1).指鲁阳公。战国时楚鲁阳邑公,传说为挥戈使太阳返回的英雄。晋郭璞《游仙诗》之四:“愧无鲁阳德,回日向三舍。”唐李白《日出入行》:“鲁阳何德,驻景挥戈?”谭作民《噩梦》诗:“振臂一挥心胆豪,十万横磨鲁阳勇。”亦作“鲁阳子”。明何景明《赠李献吉》诗之一:“世无鲁阳子,坐惜朱颜衰。”参见“鲁阳挥戈”。(2).古地名。今河南省鲁山县。《汉书·地理志上》:“南阳郡:鲁阳,有鲁山。古鲁县。”颜师古注:“即《淮南》所云鲁阳公与韩战,日反三舍者也。”(3).复姓。春秋楚公族有鲁阳氏。见汉王符《潜夫论·志姓氏》。
其他释义1.指鲁阳公。战国时楚鲁阳邑公,传说为挥戈使太阳返回的英雄。2.古地名。今河南省鲁山县。3.复姓。春秋楚公族有鲁阳氏。见汉王符《潜夫论.志姓氏》。
1.那场鏖战“鲁阳挥戈、崆峒倚剑”,杀得激情四溢。
2.鲁阳华笑言,店子食客口福不浅,能尝到大自然的馈赠。
3.回天讵有鲁阳戈,日薄崦嵫可奈何。
4.以书与杨奉,先安其心;明告大臣,以京师无粮,欲车驾幸许都,近鲁阳,转运粮食,庶无欠缺悬隔之忧。
5.碧天万里无云,空劳倦客身心;恨杀鲁阳贪战,不教红日西沉!
6.天下之大,而至于其兴其亡,系于苞桑之际,正如一木何以支大厦,一苇何以障狂澜,而究竟匹夫有责,所以风雨如晦,鸡鸣不己,鲁阳挥戈,落日为之徘徊。
7.顺帝又欲征求隐士,闻得鲁阳人樊英,遁居壶山,屡征不起,乃更用策书玄,优礼敦聘。
8.鲁阳何德,驻景挥戈,逆道违天,矫诬实多。
9.鲁阳股份5月13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与美国联合纤维战略合作历时一年零八个月圆满成功,双方将实现强强联合。
10.后来的重组方案显示,奇耐联合纤维亚太控股有限公司拟通过协议购买股份的方式对该鲁阳股份进行战略投资,战略投资完成后,奇耐亚太将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读音:lǔ
[lǔ]
1. 愚拙,蠢笨:愚鲁。粗鲁。鲁莽。
2.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西南部。
3. 中国山东省的别称。
4. 姓。
读音:yáng
[yáng]
(1)(名)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阴~二气。
(2)(名)太阳;日光:~光|~历|~坡|朝~。
(3)(名)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在衡山之南)。
(4)(形)凸出的:~文。
(5)(形)外露的;表面的:~沟|~奉阴违。
(6)(形)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宅|~间|~寿。
(7)(形)带正电的:~电|~极。
(8)(名)指男性生殖器。
(9)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