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白
【拼音】:tǔ bái
【注音】:ㄊㄨˇㄅㄞˊ
【结构】:吐(左右结构)白(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呈露白色。陈说,宣告。吐白[tǔbái]⒈呈露白色。陈说,宣告。
引证解释⒈呈露白色。引唐常衮《晚秋集贤院即事》诗:“翻黄桐叶老,吐白桂花初。”明黄汝良《玉壶冰赋》:“夜光含辉,截脂吐白。”⒉陈说,宣告。引明洪璐《白知春传》:“每岁天子将颁历,輒先以消息吐白人间。世以其知春候,故名之。”
网络解释吐白吐白,读音是tǔbái,是一个汉语词语,释义是陈说,宣告。
综合释义呈露白色。唐常衮《晚秋集贤院即事》诗:“翻黄桐叶老,吐白桂花初。”明黄汝良《玉壶冰赋》:“夜光含辉,截脂吐白。”陈说,宣告。明洪璐《白知春传》:“每岁天子将颁历,輒先以消息吐白人间。世以其知春候,故名之。”
汉语大词典(1).呈露白色。唐常衮《晚秋集贤院即事》诗:“翻黄桐叶老,吐白桂花初。”明黄汝良《玉壶冰赋》:“夜光含辉,截脂吐白。”(2).陈说,宣告。明洪璐《白知春传》:“每岁天子将颁历,辄先以消息吐白人间。世以其知春候,故名之。”
其他释义1.呈露白色。2.陈说,宣告。
1.正在一旁全神贯注监测心率的护士,听到“扑通”一声响,她猛一回头,林先生已经倒在平板仪上,口吐白沫,牙关紧闭,全身发抖。
2.歌厅某包间内,一名花甲老人口吐白沫,头歪到一旁,孙男嫡女们忙乱成一团。
3.慢性咽炎患者,因咽分泌物增多,故常有清嗓动作,吐白色痰液,常影响工作学习。
4.他仗着老师与他血缘亲近,上课时旁若无人地姿意喧闹,王老师训斥他,他反唇相讥,说他看到过王老师洗澡,赤身裸体时的男性部位,还说他看到过王老师”羊痫风“时的情景,并模仿他怎么不省人事,口吐白沫,全身抽搐。
5.旋转如此之快,以至于他整个人像患了羊痫风,不停哆嗦抽搐,口吐白沫。
6.此招当真冠绝古今,无可与抗,所有见过他面目之人,皆自口吐白沫,连滚带爬地翻倒下擂台!
7.癫痫发作时的典型症状就是抽搐、双眼上翻、口吐白沫、面色发绀、四肢僵直等,但有些症状,家长意识不到是癫痫发作。
8.春天桃红柳绿,彩蝶纷飞,百花争艳;夏天风吹草低,牛羊满坡,水清草美;秋天风轻气爽,牧草金黄,分外娇美;冬天茅吐白絮,瑞雪飘飘,银装素裹。
9.气势掀起的巨大风浪吹过整个树林区域,古树林中的荒兽都弱小的都直接口吐白沫晕厥在地上,强大地都缩起身体瑟瑟发抖。
10.当你告诉你男友你怀孕了的时候,他有什么反应?他脸色雪白,口吐白沫,手里还拿着一把刀。啊,天哪,他不愿意要孩子?不,他正在刮胡子。
读音:tǔ,tù
[tǔ]
[ tǔ ]1. 使东西从口里出来:吐痰。吞吐。吐刚茹柔(吐出硬的,吃下软的;喻欺软怕硬)。
2. 放出,露出:高粱吐穗。吐故纳新。
3. 说出:吐话。一吐为快。
[ tù ]1. 内脏里的东西从口里涌出:呕吐。上吐下泻。
2. 把吞没的东西退出来:吐还不义之财。
读音:bái
[bái]
(1)(形)像霜、雪的颜色:~布|洁~。
(2)(形)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
(3)(形)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空白:~开水。
(4)(形)没有效果;徒然:~费力气。
(5)(形)无代价;无报偿:~吃|~给。
(6)(名)象征反动:~军|~区。
(7)(动)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
(8)姓。
(9)(名)(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
(10)(动)说明;陈述:表~。
(11)(名)戏曲或歌剧中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对~。
(12)(名)地方话: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