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枪会
【拼音】:hóng qiāng huì
【注音】:ㄏㄨㄥˊㄑ一ㄤㄏㄨㄟˋ
【结构】:红(左右结构)枪(左右结构)会(上下结构)
【简体】:红枪会
【繁体】:紅槍會
词语解释清代华中和华北农民自发性的武装组织。因会员多使用红缨枪而得名。活动于河南﹑山东全省和河北之南部,安徽﹑江苏﹑江西之北部。又有黑枪会﹑黄枪会﹑白枪会,是其姊妹团体。红枪会[hóngqiānghuì]⒈清代华中和华北农民自发性的武装组织。因会员多使用红缨枪而得名。活动于河南、山东全省和河北之南部,安徽、江苏、江西之北部。又有黑枪会、黄枪会、白枪会,是其姊妹团体。
引证解释⒈清代华中和华北农民自发性的武装组织。因会员多使用红缨枪而得名。活动于河南、山东全省和河北之南部,安徽、江苏、江西之北部。又有黑枪会、黄枪会、白枪会,是其姊妹团体。
网络解释红枪会红枪会是民国初年军阀暴政的产物。
国语辞典中国北部农民的自卫组织。多信奉白莲教,有浓厚的神权色彩。因会众都用红布系在长枪之端,故称为「红枪会」。红枪会[hóngqiānghuì]⒈中国北部农民的自卫组织。多信奉白莲教,有浓厚的神权色彩。因会众都用红布系在长枪之端,故称为「红枪会」。
其他释义1.清代华中和华北农民自发性的武装组织。因会员多使用红缨枪而得名。活动于河南﹑山东全省和河北之南部,安徽﹑江苏﹑江西之北部。又有黑枪会﹑黄枪会﹑白枪会,是其姊妹团体。
1.西北军完全占领河南后,对红枪会既有怀柔改编又有镇压剿杀。
2.为保卫乡村,抵御溃兵土匪,在华北地区就掀起了一场以红枪会为主体的群众性武装运动。
3.西北军(国民军)与红枪会的关系是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矛盾的集中表现之一。
4.西北军对天门会的镇压标志着红枪会的衰亡。
读音:hóng,gōng
[hóng]
[ hóng ]1. 像鲜血的颜色:红色。红叶。红灯。红尘。红包。红烧。红润。红艳艳。红口白牙。红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2.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红人。红运。红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红。
3. 喜庆:红媒(媒人)。红蛋。红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4. 象征革命:红军。红色根据地,红色政权。
5. 指营业的纯利润:红利。分红。
6.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红学。
[ gōng ]1.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读音:qiāng
[qiāng]
(1)(名)长杆上装有尖的金属头的旧式兵器:红缨~|标~|刀~。
(2)(名)发射子弹的武器:手~|步~|机关~|打~|猎~|开~|放~|神~手|驳壳~。
(3)(名)性能或形状像枪的器械:电子~|焊~|鸟~|烟~|气~|水~。
读音:huì,kuài
[huì]
[ huì ]1. 聚合,合在一起:会合。会审。会话。
2.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会议。开会。
3.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会。省会。
4. 彼此见面:会面。会见。
5. 付钱:会账。会钞。
6. 理解,领悟,懂:会心,体会。
7. 能,善于:会游泳。会英语。
8. 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会难得。
9. 一定,应当:长风破浪会有时。
10. 恰好,正好:会天大雨。
11. 一小段时间:会会儿。
[ kuài ]1. 总计:会计(①管理和计算财务的工作;②管理和计算财务的人)。
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