窟藏
【拼音】:kū cáng
【注音】:ㄎㄨㄘㄤˊ
【结构】:窟(上下结构)藏(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1.隐匿之所。窟藏[kūcáng]⒈隐匿之所。
基础解释隐匿之所。
引证解释⒈隐匿之所。引《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时观閒隙,出为寇盗。每致兵征伐,寻其窟藏。”
网络解释窟藏窟藏
汉语大词典隐匿之所。《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时观閒隙,出为寇盗。每致兵征伐,寻其窟藏。”
1.本是数百年前的一个盗窟藏宝之地,内中珍宝堆积无数,不知怎地,百十年来大约那些盗党都相继物化,却被“万相真人”。
2.寒惊乌鹊离巢噪,冷射蛟螭换窟藏。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49950/造句网
读音:kū
[kū]
(1)(名)洞穴:石~|山~|狡兔三~。
(2)(名)坏人聚集做坏事的场所:匪~|盗~|赌~。
读音:cáng,zàng
[cáng]
[ cáng ]1. 隐避起来: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隐藏。蕴藏。藏污纳垢。
2. 收存起来:收藏。藏品。藏书。储藏。
[ zàng ]1. 储放东西的地方:藏府。宝藏。
2. 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道藏。大藏经。三藏(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
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藏族。
4.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5. 古同“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