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干
【拼音】:bá gàn
【注音】:ㄅㄚˊㄍㄢˋ
【结构】:拔(左右结构)干(独体结构)
【繁体】:拔幹
词语解释特出干练。拔干[bágàn]⒈特出干练。
引证解释⒈特出干练。引《三国志·魏志·王凌毌丘俭等传论》:“王凌风节格尚,毌丘俭才识拔干。”
网络解释拔干拔干是汉语词汇,解释为特出干练。
综合释义特出干练。《三国志·魏志·王凌毌丘俭等传论》:“王凌风节格尚,毌丘俭才识拔干。”拔干[bágàn]
汉语大词典特出干练。《三国志·魏志·王凌毌丘俭等传论》:“王凌风节格尚,毌丘俭才识拔干。”
其他释义1.特出干练。
1.领导在提拔干部时决不能因个人私利而任人唯亲,这样既埋没人才,又损害了国家利益。
2.在提拔干部的时候,工作能力不相上下,相貌堂堂的候选人会占有很大的优势。
3.杜保乾提拔干部没有底限,县宾馆为他做菜的大师傅都能提成“副科级”;他想撤免哪个干部,也全凭一句话搞掂。
4.不错,办公室这次是搞了变革,李主任事先请示了我,我同意了,今后,我们县政府办公室在提拔干部上都得用这种方式,再不许搞论资排辈了。
5.现在搞民主选举,靠投票来选拔干部。
6.选拔干部,要重视基层群众的推荐。
7.选拔干部要注重德才兼备。
8.选拔干部,要严格掌握德才兼备的标准。
9.任人唯贤是唯一正确的选拔干部的标准。
10.实践证明,开展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应提高针对性,既不可贪多图快,搞一拥而上的“大呼隆”,也不能搞“蜻蜓点水”式的浅尝辄止。
读音:bá
[bá]
(1)(动)抽出;拽zhuài出:~刀|~牙|~草。
(2)(动)吸出:~毒|~火罐。
(3)(动)挑选:选~|提~。
(4)(动)攻取:~据点。
(5)(动)超出;高出:~尖|出类~萃。
(6)(动)起动:~步|~脚|开~。
(7)(动)把东西放在水里泡。
读音:gān,gàn
[gàn]
[ gān ]1. 触犯,冒犯,冲犯:干扰。干涉。干预(亦作“干与”)。森然干霄。
2.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干禄。干仕。
3. 关连,涉及:干系。互不相干。
4.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干戈。
5.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干支。
6. 涯岸,水边:“河之干兮”。
7. 个数:若干。
8.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干燥。干旱。干枯。干柴。豆腐干。
9. 枯竭,尽净:干尽。干杯。
10. 徒然,白白地:干着急。
11.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干亲。
12. 〔干将(jiàng)〕古剑名。
13. 姓。
[ gàn ]1.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干。躯干。干线。
2. 做:干事。说干就干。
3. 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干才。干员。干练。
4. 方言,坏、糟:事情要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