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元
【拼音】:sàng yuán
【注音】:ㄙㄤˋㄩㄢˊ
【结构】:丧(上下结构)元(上下结构)
【简体】:丧元
【繁体】:喪元
词语解释掉头颅。亦泛指献出生命。丧元[sàngyuán]⒈掉头颅。亦泛指献出生命。
引证解释⒈掉头颅。亦泛指献出生命。引《孟子·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赵岐注:“元,首也。”三国魏曹植《杂诗》之六:“国讎亮不塞,甘心思丧元。”晋潘岳《马汧督诔》:“建威丧元於好畤,州伯宵遁乎大谿。”郭沫若《蜩螗集·董老行》:“久将生死献人羣,丧元沟壑岂能挠?”
网络解释丧元丧元是汉语词汇,拼音为sàngyuán,意思是献出生命。
综合释义掉头颅。亦泛指献出生命。《孟子·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赵岐注:“元,首也。”三国魏曹植《杂诗》之六:“国讎亮不塞,甘心思丧元。”晋潘岳《马汧督诔》:“建威丧元於好畤,州伯宵遁乎大谿。”郭沫若《蜩螗集·董老行》:“久将生死献人羣,丧元沟壑岂能挠?”丧元[sàngyuán]元,头也。丧元指被杀身亡。《文选.曹植.杂诗六首之六》:「国雠亮不塞,甘心思丧元。」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三折》:「便捐生何足骇?常言道勇士丧元无害。」
网友释义丧元(丧元)掉头颅。亦泛指献出生命。《孟子·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赵岐注:“元,首也。”三国魏曹植《杂诗》之六:“国讎亮不塞,甘心思丧元。”晋潘岳《马汧督诔》:“建威丧元於好畤,州伯宵遁乎大溪。”郭沫若《蜩螗集·董老行》:“久将生死献人羣,丧元沟壑岂能挠?”
汉语大词典掉头颅。亦泛指献出生命。《孟子·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赵岐注:“元,首也。”三国魏曹植《杂诗》之六:“国雠亮不塞,甘心思丧元。”晋潘岳《马汧督诔》:“建威丧元于好畤,州伯宵遁乎大溪。”郭沫若《蜩螗集·董老行》:“久将生死献人群,丧元沟壑岂能挠?”
国语辞典元,头也。丧元指被杀身亡。丧元[sàngyuán]⒈元,头也。丧元指被杀身亡。引《文选·曹植·杂诗六首之六》:「国雠亮不塞,甘心思丧元。」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三折》:「便捐生何足骇?常言道勇士丧元无害。」
辞典修订版元,头也。丧元指被杀身亡。《文选.曹植.杂诗六首之六》:「国雠亮不塞,甘心思丧元。」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三折》:「便捐生何足骇?常言道勇士丧元无害。」
其他释义1.掉头颅。亦泛指献出生命。
1.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殒首丧元,必无二志。
读音:sāng,sàng
[sàng]
[ sāng ]1. 跟死了人有关的事:丧事。丧礼。丧亡。丧假(jià)。丧乱。治丧。吊丧。
[ sàng ]1. 丢掉,失去:丧失。丧生。丧偶。丧胆。丧气(不吉利,倒霉。“气”读轻声)。颓丧(情绪低落,精神委靡)。懊丧。沮丧。丧权辱国。丧尽天良(良心全部失去了)。
读音:yuán
[yuán]
(1)(形)开始的;第一:~始|~旦|~月。
(2)(形)为首的;居首的:~首|~年。
(3)(形)主要;根本:~素|~音。
(4)(形)元素:一~论|二~论。
(5)(形)构成一个整体的:单~。
(6)(名)货币单位;同“圆”⑥⑦。
(7)(名)朝代。蒙古铁木真于1206年建国。1271年定国号为元。1297年灭宋。定都大都(今北京)。
(8)(Yuá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