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柏
【拼音】:juàn bǎi
【注音】:ㄐㄨㄢˋㄅㄞˇ
【结构】:卷(上下结构)柏(左右结构)
【简体】:卷柏
【繁体】:卷柏
词语解释又称'还魂草'。多年生蕨类植物。中医学上以全草入药,性平,味淡微涩,功能收敛,止血。卷柏[juànbǎi]⒈又称“还魂草”。多年生蕨类植物。中医学上以全草入药,性平,味淡微涩,功能收敛,止血。
引证解释⒈又称“还魂草”。多年生蕨类植物。中医学上以全草入药,性平,味淡微涩,功能收敛,止血。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卷柏》﹝集解﹞引《别录》曰:“卷柏生常山山谷石间,五月、七月采,阴乾。”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卷柏》﹝集解﹞引陶弘景曰:“今出近道,丛生石土上,细叶似柏,屈藏如鸡足,青黄色。用之,去下近沙石处。”
网络解释卷柏(中药)卷柏,中药名。为卷柏科植物卷柏Selaginellatamariscina(Beauv.)Spring或垫状卷柏Selaginellapulvinata(Hook.etGrev.)Maxim.的干燥全草。全年均可采收,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具有活血通经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跌扑损伤。卷柏炭有化瘀止血的功效。用于吐血,崩漏,便血,脱肛。
汉语大词典又称“还魂草”。多年生蕨类植物。中医学上以全草入药,性平,味淡微涩,功能收敛,止血。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卷柏》﹝集解﹞引《别录》曰:“卷柏生常山山谷石间,五月、七月采,阴乾。”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卷柏》﹝集解﹞引陶弘景曰:“今出近道,丛生石土上,细叶似柏,屈藏如鸡足,青黄色。用之,去下近沙石处。”
国语辞典植物名。卷柏科,多年生蕨类。茎高尺余,叶子呈鳞片状,以螺旋或成列排在枝条上,干燥则卷缩。以孢子繁殖,孢子叶密集生长在枝条顶端。可供观赏、药用。卷柏[juǎnbó]⒈植物名。卷柏科,多年生蕨类。茎高尺余,叶子呈鳞片状,以螺旋或成列排在枝条上,干燥则卷缩。以孢子繁殖,孢子叶密集生长在枝条顶端。可供观赏、药用。
辞典修订版植物名。卷柏科,多年生蕨类。茎高尺余,叶子呈鳞片状,以螺旋或成列排在枝条上,乾燥则卷缩。以孢子繁殖,孢子叶密集生长在枝条顶端。可供观赏、药用。
其他释义1.又称'还魂草'。多年生蕨类植物。中医学上以全草入药,性平,味淡微涩,功能收敛,止血。
1.主要属为凤尾蕨属、线蕨属、狗脊蕨属、卷柏属和铁角蕨属,其中以凤尾蕨属和狗脊蕨属分布相对集中。
2.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卷柏属药材进行色谱鉴别。
3.目的:研究了不同提取方法对卷柏降糖活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卷柏降糖作用的有效部位。
4.卷柏是地被层的唯一植物,在侧柏纯林和混交林中分布都很广,在林下植物中占有重要地位。
5.果然,几滴“人工雨”滴下去,没多久实验地里“枯萎”的卷柏慢慢舒展开了叶片,“活”了过来。
6.深绿卷柏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
7.当霍乱席卷柏林的时候,那位奉行乐观主义并相信世界按照某种逻辑运行的黑格尔挂掉了,而叔本华这位悲观主义、非理性主义者活了下来。
8.穗花杉双黄酮是卷柏中的一种有效成分。
9.如卷柏、石韦、铁线蕨是钙质土的指示植物,芒萁、石松等是酸性土的指示植物。
10.目的研究旱生卷柏的化学成分。
读音:juàn,juǎn
[juàn]
[ juàn ]1. 可以舒展和弯转成圆筒形的书画:长卷。画卷。手卷。
2. 书籍的册本或篇章:上卷。第一卷。藏书十万卷。卷帙(书卷成束,用布裹或布囊装起来称“帙”,即书套。现一般指书籍)。
3. 考试用的纸:试卷。
4. 机关里分类汇存的档案、文件:案卷。
[ juǎn ]1. 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卷尺。卷帘子。
2. 裹挟带动:卷入。卷扬。
3. 弯转裹成筒形的东西:烟卷儿。纸卷儿。
读音:bǎi,bó,bò
[bǎi]
[ bǎi ]1. 常绿乔木,叶鳞片状,结球果,有“扁柏”、“侧柏”、“圆柏”、“罗汉柏”等多种。木质坚硬,纹理致密。可供建筑及制造器物之用:柏露(柏树上的露水,据说用以洗眼,有明目的作用)。
2. 姓。
[ bó ]1. 〔柏林〕德国的首都。
[ bò ]1. 同“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