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字
【拼音】:qí zì
【结构】:奇(上下结构)字(上下结构)
【简体】:奇字
【繁体】:奇字
词语解释1.汉王莽时六体书之一﹐大抵根据古文加以改变而成。2.泛指古文字。奇字[qízì]⒈汉王莽时六体书之一,大抵根据古文加以改变而成。⒉泛指古文字。
引证解释⒈汉王莽时六体书之一,大抵根据古文加以改变而成。引《汉书·扬雄传下》:“间请问其故,乃刘棻尝从雄学作奇字,雄不知情。”颜师古注:“古文之异者。”《隋书·经籍志一》:“汉时以六体教学童,有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繆篆、虫鸟。”⒉泛指古文字。参阅汉许慎《<说文解字>叙》。引傅尃《周鼎》诗:“腹中奇字隐约见,刻画屈曲蟠虬龙。”
网络解释奇字奇字。读作:qízì。是汉王莽时六体书之一﹐大抵根据古文加以改变而成。2.泛指古文字。
网友释义奇字。读作:qízì。是汉王莽时六体书之一﹐大抵根据古文加以改变而成。2.泛指古文字。
汉语大词典(1).汉王莽时六体书之一,大抵根据古文加以改变而成。《汉书·扬雄传下》:“间请问其故,乃刘棻尝从雄学作奇字,雄不知情。”颜师古注:“古文之异者。”《隋书·经籍志一》:“汉时以六体教学童,有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鸟。”(2).泛指古文字。傅敷《周鼎》诗:“腹中奇字隐约见,刻画屈曲蟠虬龙。”参阅汉许慎《〈说文解字〉叙》。
国语辞典王莽六书之一。据战国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加以改变而成。奇字[qízì]⒈王莽六书之一。据战国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加以改变而成。引汉·许慎〈说文解字叙〉:「及亡新居摄,使大司空甄丰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
辞典修订版王莽六书之一。据战国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加以改变而成。汉.许慎〈说文解字叙〉:「及亡新居摄,使大司空甄丰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
其他释义1.汉王莽时六体书之一﹐大抵根据古文加以改变而成。2.泛指古文字。
1.喜用奇字僻典的后山诗,在熟谙元祐文坛往事的任渊注释下,其幽意也得以彰显。
2.“六一”到了,猜个字谜吧:儿童不宜。是个什么字呢?想一想,别想歪了哦。还猜不出来?我要公布谜底了……是个“奇”字呗。
3.启功先生的书法用笔中锋圆润,体态飘逸多姿,寓刚于柔,从平见奇,字里行间,遍溢书卷之气。
4.徐铉的诗平易浅切,真率自然,不押险韵,不用奇字,颇近白居易诗风。
5.他长大后,博览群书,天文、地理、蓍龟、虫篆奇字等无所不通。
6.高士奇,字澹人,浙江钱塘人。
7.高士奇,字澹人,浙江钱塘人。(https://www.chazidian.com/zj-227757/造句网)
8.喜用奇字僻典的后山诗,在熟谙元祐文坛往事的任渊注释下,其幽意也得以彰显。(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
9.“六一”到了,猜个字谜吧:儿童不宜。是个什么字呢?想一想,别想歪了哦。还猜不出来?我要公布谜底了……是个“奇”字呗。(www.chazidian.com/zj-227757/查字典造句)
读音:qí,jī
[qí]
[ qí ]1. 特殊的,稀罕,不常见的:奇闻。奇迹。奇志。奇观。奇妙。奇巧。奇耻大辱。
2. 出人意料的,令人不测的:奇兵。奇计。奇袭。出奇制胜。
3. 惊异,引以为奇:奇怪。惊奇。不足为奇。
[ jī ]1. 数目不成双的,与“偶”相对:奇数(不能被二整除的数,如一、三、五、七、九等,正的奇数亦称“单数”)。
2. 零数:奇零(不满整数的数)。奇羡(赢余,积存的财物)。有奇(如“八分奇奇”即八分多一点)。
读音:zì
[zì]
(1)(名)文字:~调|~汇|~谜|~面|~模|~目|~幕|~盘|~形|~样|~义|~音|~母|~里行间|~斟句酌。
(2)(名)(~儿)字音:咬~儿。
(3)(名)字体:篆~|草~。
(4)(名)书法的作品:~画。
(5)(名)字眼;词:词典中没有这个~。
(6)(名)(~儿)字据:立~为凭。
(7)(名)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诸葛亮~孔明。
(8)(名)旧时称女子许配:待~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