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衣
【拼音】:xià yī
【注音】:ㄒ一ㄚˋ一
【结构】:下(独体结构)衣(独体结构)
【简体】:下衣
【繁体】:下衣
词语解释指下身的穿着,如裤﹑裙。下衣[xiàyī]⒈指下身的穿着,如裤、裙。
基础解释指下身的穿着,如裤﹑裙。
引证解释⒈指下身的穿着,如裤、裙。引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有李太学妻,恒虐其妾,怒輒褫下衣鞭之,殆无虚日。”老舍《骆驼祥子》二一:“﹝她﹞还穿着那件粉红的卫生衣,可是换了一条淡绿的下衣。”
网络解释下衣华夏古代服饰名。属体衣的一类,即下肢所穿的服饰。古人下衣,主要有裳、裤等。下衣主要有裙裳和胫衣两类,也包括襜(帷裳)、蔽膝等附属。
综合释义指下身的穿着,如裤、裙。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有李太学妻,恒虐其妾,怒輒褫下衣鞭之,殆无虚日。”老舍《骆驼祥子》二一:“﹝她﹞还穿着那件粉红的卫生衣,可是换了一条淡绿的下衣。”
汉语大词典指下身的穿着,如裤、裙。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有李太学妻,恒虐其妾,怒辄褫下衣鞭之,殆无虚日。”老舍《骆驼祥子》二一:“﹝她﹞还穿着那件粉红的卫生衣,可是换了一条淡绿的下衣。”
其他解释下身之衣着也。
其他释义1.指下身的穿着,如裤﹑裙。
1.说完,整理一下衣裤,穿上高跟鞋,摇摇摆摆的摔门而去。
2.穿长袖衬衫时,不论是否穿外衣,均须将其下衣摆均匀而认真地掖进裤腰之内。
3.皇后这才惊悟,羞赧得两颊通红,不知所措,急呼侍女拿来下衣,半晌默然无语。
4.整理一下衣装,准备抗击严寒,收拾一下身心,准备迎接秋风,终结长长的期盼,准备品位果实丰满,秋分到来,祝你幸福在秋天。
5.但飙车族仍可兔脱,换下衣物后,又重返市区飙车,再度展开报复。
6.就在歹徒离开、向摩尔的家人索要赎金之际,摩尔取下衣服袖子上的曲别针,手齿并用弄断了绑在身上的胶带,成功逃脱。
7.在阴天,就算做四套广播体操也不会感到有多热,不管跳得多起劲也不会像以往一样,汗如雨下,衣服全都湿漉漉地黏在身上。
8.身衣布衣,木绵皁帐,一冠三载,一衾二年,后宫贵妃以下,衣不曳地。
9.相形之下,衣着华丽的名闺淑媛与成功男士蜂拥而至天津的大小跳舞场,其间行家里手迭出,慢三、快三、狐步等精彩连连。
10.公交车的司售人员不仅强迫一名外地乘客补票,还逼对方脱下衣服并搜走了身上所有的钱。
读音:xià
[xià]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处:~面|~部。
(2)(副)等级或品级低的:~等|~级|~策|~人。
(3)(副)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车。
(5)(副)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列|部~|在同志们的帮助~。
(6)(副)表示正当某个时间或时节:节~|目~|时~。
(7)(副)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里都同意。
(8)(动)由高处到低处:~船|~降|~山。
(9)(动)(雨、雪等)降落:~雨|~雾。
(10)(动)颁发;投递:~令|~文|~通知|~帖。
(11)(动)去;到(处所):~乡|~地|~基层。
(12)(动)退场:该队三号上;五号~。
(13)(动)放入:~网捕鱼|~箸|~钻|~手。
(14)(动)卸除;取下:~装|把敌人的枪~了!
(15)(动)做出(言论、判断等):~结论|~定义。
(16)(动)开始使用;使用:~药|~刀。(动物)生产:~蛋|~崽。攻陷;攻克:连~数城。到规定的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等:~班|~工|~课。退让: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药|~刀。(动物)生产
(17)(量)(一~儿)。ɑ表示动作的次数: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儿)用在“几、两”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儿)。有时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动词后。表示由高处到低处
(20)(副)用在动词后。表示有空间;能容纳:这个剧场能坐~几万人。
(21)(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写~八千字的论文。
读音:yī,yì
[yī]
[ yī ]1.衣服:上衣。内衣。大衣。
2.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笋衣。
[ yì ]1.穿(衣服);拿衣服给别人穿:穿布衣。解衣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