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方碑
【拼音】:héng fāng bēi
网友释义《衡方碑》是刊刻于东汉建宁元年(168年)九月的一方碑刻,全称为“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一般认为书丹者是朱登,属隶书书法作品,现藏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庙碑廊。《衡方碑》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通高240厘米,宽110厘米,厚25厘米,属圆首碑,上雕蟠螭纹,碑额隶书阳刻“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2行10字。额下有圆穿,穿下碑文记叙了衡方的祖先及衡方的生平政绩。书法上,其字体方拙朴实,以拙取胜,间架稳实厚重,如虎卧阙下;笔画端正粗壮,笔笔如磐石,折角棱条分明,有严峻之态;章法行密字满,平正之中有欹斜之变。
读音:héng
[héng]
(1)(名)秤杆;泛指称重量的器具。
(2)(动)称重量。
(3)(动)衡量:~情度理。
(4)(Hénɡ)姓。
读音:fāng
[fāng]
(1)(名)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正~形。
(2)(名)乘方:平~。
(3)姓。
(4)(名)方向:东~。
(5)(名)方面:正~。
(6)(名)地点、地区:~言。
(7)(名)方法:药~。
(8)(形)正直:品行~正。
(9)(副)正在;正当:~才。
(10)(量)用于方形东西:几~木头。
读音:bēi
[bēi]
(名)刻着文字或图画;竖立起来作为纪念物的石头:~额|~林|~阴|~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