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拜
【拼音】:qǐ bài
【注音】:ㄑ一ˇㄅㄞˋ
【结构】:起(左右结构)拜(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1.起身下拜;起身拜谢。2.起用,拜官。起拜[qǐbài]⒈起身下拜;起身拜谢。⒉起用,拜官。
基础解释起身下拜;起身拜谢。起用,拜官。
引证解释⒈起身下拜;起身拜谢。引《汉书·佞幸传·董贤》:“单于乃起拜,贺汉得贤臣。”唐于鹄《赠不食姑》诗:“见人还起拜,留伴亦开田。”《宋史·富弼传》:“英託疾不拜。弼曰:‘昔使北,病卧车中,闻命輒起。今中使至而君不拜,何也?’英矍然起拜。”清赵文哲《牟珠洞》诗:“卫公失品题,米老徒起拜。”⒉起用,拜官。参见“起用”。引《宋史·赵普传》:“安易言其非便,请许纳铁钱,詔从之。九年,起拜宗正少卿,知定州。”
网络解释起拜起拜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ǐbài,是指起身下拜。
综合释义起身下拜;起身拜谢。《汉书·佞幸传·董贤》:“单于乃起拜,贺汉得贤臣。”唐于鹄《赠不食姑》诗:“见人还起拜,留伴亦开田。”《宋史·富弼传》:“英託疾不拜。弼曰:‘昔使北,病卧车中,闻命輒起。今中使至而君不拜,何也?’英矍然起拜。”清赵文哲《牟珠洞》诗:“卫公失品题,米老徒起拜。”起用,拜官。《宋史·赵普传》:“安易言其非便,请许纳铁钱,詔从之。九年,起拜宗正少卿,知定州。”参见“起用”。
汉语大词典(1).起身下拜;起身拜谢。《汉书·佞幸传·董贤》:“单于乃起拜,贺汉得贤臣。”唐于鹄《赠不食姑》诗:“见人还起拜,留伴亦开田。”《宋史·富弼传》:“英托疾不拜。弼曰:‘昔使北,病卧车中,闻命辄起。今中使至而君不拜,何也?’英矍然起拜。”清赵文哲《牟珠洞》诗:“卫公失品题,米老徒起拜。”(2).起用,拜官。《宋史·赵普传》:“安易言其非便,请许纳铁钱,诏从之。九年,起拜宗正少卿,知定州。”参见“起用”。
1.而在今天,陆宣和弟弟和其他孩子打成一片,一起拜访原住民部落。
2.原来是叶老弟,哈哈!咱们一起拜入云丹仙门,今后就是亲亲切切的师兄弟了!啊,还有这位师妹,她不大爱说话,至于芳名么?咳咳,我们还没来得及问呐。
3.就在凝思傻笑的时候,火里飞和云里刀双双对望一眼,马上一起拜服在地,铮铮有声的向李智云宣誓效忠。
4.『长大了要为父母做的8件事』第1件:定期带父母去做体检;第2件: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第3件:帮父母完成年轻时未完成的梦想;第4件:陪父母重游故地;第5件:与父母一起拜访他们的朋友;第6件:经常给父母拍照;第7件:跟父亲交心沟通;第8件:带父母去旅行。
5.,要求合影留念,朱也来者不拒回应民众的的支持,台中结束后更将前往彰化为“立委”补选候选人卓伯源一起拜票,高朱立伦的人气从双北、桃园烧到中台湾。
6.朱玉华介绍,这个学校五年级的学生刘娟和另外23名小学生一起拜空竹技法传人李连元和空竹制作传人张国良为老师,成为空竹技法第四代传人。
7.中秋月,亮光光,家家户户把月赏;摆果饼,烧线香,大家一起拜月亮;国庆节,小长假,休闲娱乐开心游,游西湖,逛长城,喜事一桩接一桩。中秋国庆双节,祝福大家心情爽,祝愿大家喜。[https://www.chazidian.com/zj-10546/查字典造句]网
读音:qǐ
[qǐ]
1.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起床。起立。起居。起夜。
2. 离开原来的位置:起身。起运。起跑。
3. 开始:起始。起码(最低限度,最低的)。起步。起初。起讫。起源。
4. 拔出,取出:起锚。起获。
5. 领取(凭证):起护照。
6.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起伏。起劲。起色。
7.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起风。起腻。起敬。起疑。起义。起诉。
8. 长出:起痱子。
9. 拟定:起草。
10. 建造,建立:起房子。白手起家。
11. 群,组,批:一起(一块儿)。
12. 量词,指件,宗:一起案件。
13. 自,从:起小儿就淘气。
14.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想起。掀起。兴(
)起。15.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唱起来。
16.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看不起。经得起检验。
读音:bài,bái
[bài]
[ bài ]1.过去表示敬意的礼节:对~。叩~。跪~。引恭敬地:~托。~访。~望。~请。[礼拜]宗教徒对神敬礼或祷告。转周、星期的别称。
2.行礼祝贺:~年。~寿。
3.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义或结成某种关系:~将。~师。
[ bái ][拜拜](外)再见。引结束某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