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阊
【拼音】:tiān chāng
【注音】:ㄊ一ㄢㄔㄤ
【结构】:天(独体结构)阊(半包围结构)
【繁体】:天閶
词语解释天上的门。皇宫的大门。指两峰对峙之处﹐因其形似门扉﹐故云。天阊[tiānchāng]⒈天上的门。⒉皇宫的大门。⒊指两峰对峙之处,因其形似门扉,故云。
引证解释⒈天上的门。引明张居正《圣人出》:“龙飞清汉,矫翼天閶。”清曹寅《雪晴踏月归西堂》诗之一:“乍闔天閶乌未栖,朦朧霽色树全迷。”⒉皇宫的大门。引明王世贞《郑君义方亭》诗:“一经为世业,双璧奏天閶。”⒊指两峰对峙之处,因其形似门扉,故云。引潘飞声《题披秘石门》诗:“羣山鬱幽閟,巉絶排天閶。”
网络解释天阊天阊,注音为tiānchāngㄊㄧㄢㄔㄤ,【释义】:1.天上的门。明张居正《圣人出》:“龙飞清汉,矫翼天阊。”清曹寅《雪晴踏月归西堂》诗之一:“乍阖天阊乌未栖,朦胧霁色树全迷。”
综合释义天上的门。明张居正《圣人出》:“龙飞清汉,矫翼天閶。”清曹寅《雪晴踏月归西堂》诗之一:“乍闔天閶乌未栖,朦朧霽色树全迷。”皇宫的大门。明王世贞《郑君义方亭》诗:“一经为世业,双璧奏天閶。”指两峰对峙之处,因其形似门扉,故云。潘飞声《题披秘石门》诗:“羣山鬱幽閟,巉絶排天閶。”
汉语大词典(1).天上的门。明张居正《圣人出》:“龙飞清汉,矫翼天阊。”清曹寅《雪晴踏月归西堂》诗之一:“乍阖天阊乌未栖,朦胧霁色树全迷。”(2).皇宫的大门。明王世贞《郑君义方亭》诗:“一经为世业,双璧奏天阊。”(3).指两峰对峙之处,因其形似门扉,故云。潘飞声《题披秘石门》诗:“群山郁幽閟,巉绝排天阊。”
其他释义1.天上的门。2.皇宫的大门。3.指两峰对峙之处﹐因其形似门扉﹐故云。
1.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2.这是最好的时代,大唐帝国步入了最强盛的巅峰,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3.与那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长安城相比,钱塘自然算不了什么。
4.九天阊闾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5.先贤有联语:九天阊阖开宫阙,八仙过海在蓬莱。
6.与那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长安城相比,钱塘自然算不了什么。(https://www.chazidian.com/zj-56130/造句网)
7.这是最好的时代,大唐帝国步入了最强盛的巅峰,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zj-56130/】
读音:tiān
[tiān]
(1)(名)头顶。
(2)(名)天空:~边。
(3)(名)顶部的;凌空架设的:~窗。
(4)(名)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
(5)(名)一天的某一段时间:天不早啦。
(6)(名)季节:春~|三伏~。
(7)(名)天气:阴~。
(8)(名)天然的;天生的:~资|~才。
(9)(名)自然界:~灾。迷信的人指自然界的主宰者;造物者:~意。迷信的人指神佛仙人所住的地方:~堂|归~。
读音:chāng
[chāng]
(名)阊阖(chānɡ hé)神话传说中的天门;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