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兵束马
【拼音】:xuán bīng shù mǎ
【注音】:ㄒㄨㄢˊㄅ一ㄥㄕㄨˋㄇㄚˇ
【词性】:成语。
【繁体】:懸兵束馬
词语解释形容险阻。
基础解释见/'悬车束马/',形容险阻。
引证解释⒈见“悬车束马”。
网友释义【名称】:悬兵束马【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涪水》:“邓艾自阴平、景谷步道,悬兵束马,入蜀径江油、广汉者也。”【事例】:蜀道再也不用~了
汉语大词典见“悬车束马”。《汉语大词典》:悬车束马(悬车束马) 拼音:xuánchēshùmǎ形容险阻。《国语·齐语》:“悬车束马,踰太行与辟耳之溪拘夏。”韦昭注:“太行、辟耳,山名也。拘夏,辟耳之溪也,三者皆山险溪谷,故悬钩其车,偪束其马以渡。”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公卷甲北塞,悬车束马,遂得策预葭萌,勋参绵竹。”明唐顺之《〈前后入蜀稿〉序》:“宦游羁旅之士,其力足以穷悬车束马之径,凌跕鸢挂猱之阻。”亦作“悬兵束马”。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涪水》:“邓艾自阴平、景谷步道,悬兵束马,入蜀径江油、广汉者也。”
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涪水》:“邓艾自阴平、景谷步道,悬兵束马,入蜀径江油、广汉者也。”
其他释义形容险阻。同“悬车束马”。
近义词 悬车束马
读音:xuán
[xuán]
(1)(动)挂:倒~。
(2)(动)公开揭示:~赏。
(3)(动)抬;不着地:~腕。
(4)(动)无着落;没结果:~案。
(5)(动)挂念:~念。
(6)(动)凭空设想:~拟|~想。
(7)(动)距离远;差别大:~隔|~殊。
(8)(形)〈方〉危险:好~。
读音:bīng
[bīng]
(1)(名)兵器:短~相接|秣马厉~。
(2)(名)军人;军队:工农~|~种|骑~。
(3)(名)军队中的最基层成员。
(4)(名)关于军事或战争:~法|纸上谈~。
读音:shù
[shù]
(1)(动)捆缚;系(jì)
(2)(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一~鲜花。
(3)(名)聚集成一长条的东西:电子~。
(4)(动)控制;约束:拘~|~手~脚。
(5)姓。
读音:mǎ
[mǎ]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