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汤
【拼音】:yǔ tāng
【注音】:ㄩˇㄊㄤ
【结构】:禹(独体结构)汤(左右结构)
【繁体】:禹湯
词语解释夏禹和商汤。后视为贤明君主的典范。禹汤[yǔtāng]⒈夏禹和商汤。后视为贤明君主的典范。
引证解释⒈夏禹和商汤。后视为贤明君主的典范。引《左传·庄公十一年》:“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紂罪人,其亡也忽焉。”《晋书·安帝纪》:“自顷国难之后,人物彫残,常所供奉,犹不改旧,岂所以视人如伤,禹汤归过之诫哉!”明刘基《咏史》诗之一:“六雄糜沸扰天纲,天下嗷嗷望禹汤。”清顾炎武《晋王府》诗:“定知慈俭理,得占禹汤齐。”
网络解释禹汤禹汤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ǔtāng,意思是夏禹和商汤。
网友释义yǔtāngㄧㄩˇㄊㄤ禹汤夏禹和商汤。后视为贤明君主的典范。《左传·庄公十一年》:“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晋书·安帝纪》:“自顷国难之后,人物雕残,常所供奉,犹不改旧,岂所以视人如伤,禹汤归过之诫哉!”明刘基《咏史》诗之一:“六雄糜沸扰天纲,天下嗷嗷望禹汤。”清顾炎武《晋王府》诗:“定知慈俭理,得占禹汤齐。”
汉语大词典夏禹和商汤。后视为贤明君主的典范。《左传·庄公十一年》:“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晋书·安帝纪》:“自顷国难之后,人物彫残,常所供奉,犹不改旧,岂所以视人如伤,禹汤归过之诫哉!”明刘基《咏史》诗之一:“六雄糜沸扰天纲,天下嗷嗷望禹汤。”清顾炎武《晋王府》诗:“定知慈俭理,得占禹汤齐。”
其他释义1.夏禹和商汤。后视为贤明君主的典范。
1.承尧舜禹汤文武之余绪,集礼乐射御书数之大成,设帐授徒,创立儒宗,开百代之圣教,化万民于春风。
2.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回复本帖。
3.尧舜禹汤是我国最早的几个帝王,他们都在山西这片表里山河建都。
4.历代的圣贤们,从传说中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再到孔子、董仲舒、朱熹,最后是康有为,他们对这条道路的开拓和探寻,就构成了“道统”。
5.自三皇五帝一道仁风,直传至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均以五伦八德治世化民,敦化美俗,可谓升平之世。
6.架起轻舟,一路涉猎祖辈留下的宝藏,探秘神奇芒砀,登临故国古城,沐浴故道林湖,感悟三教玄妙,品味豫剧唱腔,回归远古的本真,体验尧舜禹汤的古朴。
7.提到帝王的楷范,中国人往往会把尧舜禹汤挂在嘴边。
8.宋以后的儒者,拘闭者日多;他们个个是正人君子,眼里只有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于是,英雄美人之事,多半不屑一顾。
9.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庠序养贤,开辟鸿蒙。
10.中国历史从黄帝开始,接着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一路讲下来。
读音:yǔ
[yǔ]
(1)(名)夏代第一君主;传说曾治理洪水。
(2)(Yǔ)姓。
读音:tāng,shāng
[tāng]
[ tāng ]1. 热水:汤雪。赴汤蹈火。扬汤止沸。
2. 煮东西的汁液:米汤。参(
)汤。3. 烹调后汁特别多的食物:鸡汤。菜汤。清汤。
4. 专指温泉(现多用于地名):汤泉(温泉)。汤山(在中国北京市)。
5. 中药的剂型:汤剂。汤药。
6. 姓。
[ shāng ]1. 〔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如“河水汤汤”,“浩浩汤汤”。
2. (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