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处
【拼音】:zhuó chù
【注音】:ㄓㄨㄛˊㄔㄨˋ
【结构】:着(上下结构)处(半包围结构)
【简体】:着处
【繁体】:著處
词语解释着处zhuóchù。(1)到处;随处。着处[zhuóchù]⒈到处;随处。英everywhere;
基础解释到处;随处
引证解释⒈犹处处,到处。引唐杜甫《清明》诗:“著处繁华矜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唐王涯《游春词》:“经过柳陌与桃蹊,寻逐春光著处迷。”犹处处,到处。明邵璨《香囊记·南归》:“着处草都是白的,这搭儿草怎么青?”《天雨花》第一回:“想她遗扇回家去,必到园中着处寻。”
网络解释着处词语解释
综合释义犹处处,到处。唐杜甫《清明》诗:“著处繁华矜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唐王涯《游春词》:“经过柳陌与桃蹊,寻逐春光著处迷。”犹处处,到处。明邵璨《香囊记·南归》:“着处草都是白的,这搭儿草怎么青?”《天雨花》第一回:“想她遗扇回家去,必到园中着处寻。”着处[zhuóchù]到处。唐.杜甫〈远游〉诗:「贱子何人记?迷方着处家。」
网友释义着处zhuóchù[everywhere]到处;随处
汉语大词典犹处处,到处。唐杜甫《清明》诗:“著处繁华矜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唐王涯《游春词》:“经过柳陌与桃蹊,寻逐春光著处迷。”犹处处,到处。明邵璨《香囊记·南归》:“着处草都是白的,这搭儿草怎么青?”《天雨花》第一回:“想她遗扇回家去,必到园中着处寻。”
辞典修订版到处。唐.杜甫〈远游〉诗:「贱子何人记?迷方着处家。」
其他释义1.犹处处,到处。
1.有比较才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所处的境地。相对于战火纷争的国度,下岗失业也算不上是最倒霉的事了,起码一家人平平安安地在一起生活着。处在痛苦和困难中的人,不妨采用此种方法化苦为乐,这会减轻你的烦恼和压力。改变自己就是改变自己看破世界的一贯角度和心态。
2.招标工作何时能够进行,还请张主任给个准话,投标议标开标,这些工作能否顺利进行,你也知道,集团好多事情等着处理呢。
3.此外,男性更关注工作本身,更专心于搞好工作而不是忙着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他们更能适应层级、头衔差别和升迁的过程。
4.随着处理器数量的增加,为了有效利用可用的硬件,我们需要识别并利用程序中更细粒度的并行性。
5.在英雄已然远去的时代,道光,这个身上衣服打着补丁,长得瘦骨嶙峋一脸苦命相的男人看守着处于中衰节点的清王朝,真可谓茫茫然不知所措。
6.纺锤体微管在着丝粒两侧的附着处,与染色体分离密切相关。
7.男爵和奥迪斯骑士似乎是在忙着处理那些流窜而来的流犯,根本没时间理会宋野,至于教导,就干脆先托给阿拉德。
8.回到客栈,月萝忙着处理门中要务,除了肇事者必不宽贷,受伤的门众也需要花时间治疗,因此停留在应苏城的时间被迫延长了一天。
9.隆突区是毛囊外根鞘向外隆起的部分,位于皮脂腺导管开口的下方,是立毛肌的附着处。
10.毛囊皮脂腺导管开口至立毛肌附着处为峡部。
读音:zhuó,zháo,zhāo,zhe
[zhuó]
[ zhuó ]1. 穿(衣):穿着。穿红着绿。着装。
2. 接触,挨上:着陆。附着。不着边际。
3. 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在别的物体上:着眼。着笔。着色。着墨。着力。着想。着意(用心)。
4. 下落,来源:着落。
5. 派遣:着人前来领取。
6. 公文用语,表示命令的口气:着即施行。
[ zháo ]1. 接触,挨上:着边。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2. 感受,受到:着凉。着急。着忙。着风。着迷。
3. 使,派,用:别着手摸。
4. 燃烧,亦指灯发光:着火。灯着了。
5. 入睡:躺下就着。
6. 用在动词后,表示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打着了。没见着。
[ zhāo ]1. 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着法。着数。一着儿好棋。
2. 计策,办法:高着儿。没着儿了。
3. 放,搁进去:着点儿盐。
4. 应答声,表示同意:这话着哇!着,你说得真对!
[ zhe ]1. 助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的持续:走着。开着会。
2. 助词,表示程度深:好着呢!
3. 助词,表示祈使:你听着!
4. 助词,用在某些动词后,使变成介词:顺着。照着办。
读音:chǔ,chù
[chù]
[ chǔ ]1. 居住:穴居野处。
2. 存在,置身:设身处地。处心积虑。处世。
3. 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融洽相处。
4. 决定,决断:处理。
5. 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处罚。处决。
6. 止,隐退:处暑。
[ chù ]1. 地方:处处。处所。
2. 点,部分:长(cháng )处。好处。
3. 机关,或机关、团体、单位里的部门:办事处。筹备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