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狐
【拼音】:shén hú
【注音】:ㄕㄣˊㄏㄨˊ
【结构】:神(左右结构)狐(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1.犹灵狐。古以为瑞兽。2.指传说中善变化的狐仙。神狐[shénhú]⒈犹灵狐。古以为瑞兽。⒉指传说中善变化的狐仙。
基础解释犹灵狐。古以为瑞兽。指传说中善变化的狐仙。
引证解释⒈犹灵狐。古以为瑞兽。引《晋书·段灼传》:“臣欲言天下太平,而灵龟神狐未见,仙芝萐莆未生,麒麟未游乎灵禽之囿,凤皇未仪於太极之庭,此臣之所以不敢华言而为佞者也。”⒉指传说中善变化的狐仙。引柳亚子《后感事》诗之三:“孔雀有文寧掩毒?神狐善变总伤人。”
网络解释神狐神狐:词语
综合释义犹灵狐。古以为瑞兽。《晋书·段灼传》:“臣欲言天下太平,而灵龟神狐未见,仙芝萐莆未生,麒麟未游乎灵禽之囿,凤皇未仪於太极之庭,此臣之所以不敢华言而为佞者也。”指传说中善变化的狐仙。柳亚子《后感事》诗之三:“孔雀有文寧掩毒?神狐善变总伤人。”
网友释义shénhú神狐1.犹灵狐。古以为瑞兽。《晋书·段灼传》:“臣欲言天下太平,而灵龟神狐未见,仙芝萐莆未生,麒麟未游乎灵禽之囿,凤皇未仪於太极之庭,此臣之所以不敢华言而为佞者也。”2.指传说中善变化的狐仙。柳亚子《后感事》诗之三:“孔雀有文宁掩毒?神狐善变总伤人。”
汉语大词典(1).犹灵狐。古以为瑞兽。《晋书·段灼传》:“臣欲言天下太平,而灵龟神狐未见,仙芝萐莆未生,麒麟未游乎灵禽之囿,凤皇未仪于太极之庭,此臣之所以不敢华言而为佞者也。”(2).指传说中善变化的狐仙。柳亚子《后感事》诗之三:“孔雀有文宁掩毒?神狐善变总伤人。”
1.看着高玄看自己的眼神狐疑不定,马飞飞又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一些阴阳师的工具,向高玄解释自己的身份。
2.据说是一只神狐,在一夜之间将旗子叼到了现在的地方,后来又说关公显灵护佑,才在这里修建了庙宇。
3.矮如龙蛇欲变化,蹲如熊虎踞高岗,嬉如神狐掉九尾,狞如药叉牙爪张!
4.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南海的可燃冰可能主要集中在东沙、西沙和神狐等海域。
5.新宅男女神狐狸妹妹胸涌来袭。
6.嬉如神狐九尾,狞如夜叉牙爪张。
7.今年5月巡航中沙,经漫步暗沙和神狐暗沙,向国旗宣誓:保卫祖国海疆!三沙海上综合执法队伍已经实现对西沙群岛的常态化巡航。
8.通过综合研究,目前,已在神狐钻探区内圈定出11个“可燃冰”矿体,预测其中天然气储量约194亿立方米。
9.最近十年,我国在南海和东海获得了大量的可燃冰存在的证据,并于2007年在南海神狐海域钻获可燃冰实物标本。
10.考察调研组一行24日上午8时从永兴岛出发,途经中沙海域漫步暗沙、神狐暗沙,于25日14时返回文昌清澜港。
读音:shén
[shén]
(1)(名)迷信的人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也指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位|财~。
(2)(名)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用兵如~。
(3)(形)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速|~效。
(4)(名)精神;精力:费~。
(5)(名)(~儿)神气:~色|~情。
(6)(形)〈方〉聪明;机灵:这孩子真~。
(7)姓。
读音:hú
[hú]
(1)(名)哺乳动物的一属;形状略像狼;面部较长;耳朵三角形;尾巴长;毛通常赤黄色。性狡猾多疑;昼伏夜出;吃野鼠、鸟类、家禽等。毛皮可做衣物。较常见的草狐和赤狐。通称狐狸。
(2)(H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