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遗
【拼音】:gū yí
【注音】:ㄍㄨ一ˊ
【结构】:孤(左右结构)遗(半包围结构)
【繁体】:孤遺
词语解释1.指无父母的子女。孤遗[gūyí]⒈指无父母的子女。
基础解释指无父母的子女。
引证解释⒈指无父母的子女。引《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吾不忍也”裴松之注引晋孔衍《汉魏春秋》:“或劝备劫将琮及荆州吏士径南到江陵,备答曰:‘刘荆州临亡託我以孤遗,背信自济,吾所不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后娶》:“惨虐孤遗,离间骨肉。”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忠鲠》:“兄弟孤遗相长,不忍失意。”《旧唐书·王锷传》:“王稷一旦捐躯,须録孤遗。”
网络解释孤遗孤遗,gūyí,指无父母的子女,出处《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综合释义指无父母的子女。《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吾不忍也”裴松之注引晋孔衍《汉魏春秋》:“或劝备劫将琮及荆州吏士径南到江陵,备答曰:‘刘荆州临亡託我以孤遗,背信自济,吾所不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后娶》:“惨虐孤遗,离间骨肉。”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忠鲠》:“兄弟孤遗相长,不忍失意。”《旧唐书·王锷传》:“王稷一旦捐躯,须録孤遗。”
网友释义孤遗,gūyí,指无父母的子女,出处《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汉语大词典指无父母的子女。《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吾不忍也”裴松之注引晋孔衍《汉魏春秋》:“或劝备劫将琮及荆州吏士径南到江陵,备答曰:‘刘荆州临亡托我以孤遗,背信自济,吾所不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后娶》:“惨虐孤遗,离间骨肉。”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忠鲠》:“兄弟孤遗相长,不忍失意。”《旧唐书·王锷传》:“王稷一旦捐躯,须录孤遗。”
1.策无遗算,他怎么能失败!独孤遗恨。
2.独孤遗恨!你竟然敢出现在此!还有你,夜沧澜!熬到现在没死,真是让我差异!我到要看沙舟一字师能保你到何时!
3.先皇的托孤遗诏,他是否会甘愿辅佐协皇子戡平宇内。(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180994/造句网)
4.先皇的托孤遗诏,他是否会甘愿辅佐协皇子戡平宇内。https://www。chazidian。com/zj-180994/查字典造句
读音:gū
[gū]
(1)(形)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儿。
(2)(形)单独;孤单:~雁|~岛。
(3)(代)封建王侯的自称。
读音:yí,wèi
[yí]
[ yí ]1.遗失。
2.遗失的东西:路不拾~。
3.遗漏:~忘。补~。
4.留下:~迹。~憾。不~余力。
5.专指死人留下的:~容。~嘱。~著。
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矢。~尿。~精。
[ wèi ]赠与;送给:~之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