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三元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三元

三元

【拼音】:sān yuán

【注音】:ㄙㄢㄩㄢˊ

【结构】:三(独体结构)元(上下结构)

【简体】:三元

【繁体】:三元

解释

词语解释三元sān-yuán。(1)指科举乡试、会试和殿试的第一名,即解元、会元和状元;明代又指殿试的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三元[sānyuán]⒈指科举乡试、会试和殿试的第一名,即解元、会元和状元;明代又指殿试的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英thefirstplaceatexaminations;

基础解释1.习俗上,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合称为「三元」。2.农历正月初一。3.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会试、廷试的第一名,分别称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为「三元」。

引证解释⒈农历正月初一。是日为年、月、日之始,故谓之三元。引南朝齐王俭《谅闇亲奉烝尝议》:“公卿大夫,则负扆亲临。三元告始,则朝会万国。”南朝梁宗懍《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唐潘孟阳《元日和布泽》诗:“流辉霑万物,布泽在三元。”清钱谦益《元日杂题长句》诗之一:“青阳玉律应三元,是日朝正会禁门。”⒉旧称农历正月、七月、十月的十五日为上元、中元、下元,合称三元。引唐卢拱《中元日观法事》诗:“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中:“本朝太宗时,三元不禁夜,上元御乾元门,中元、下元御东华门后罢中元、下元二节。”清赵翼《陔馀丛考·天地水三官》:“其以正月、七月、十月之望为三元日,则自元魏始。”⒊道教称天、地、水为“三元”。引《云笈七籤》卷五六:“夫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生成人伦,长养万物。”也称所奉的天官、地官、水官三神。明归有光《汝州新造三官庙记》:“按三官者,出于道家。其説以天、地、水府为三元,能为人赐福赦罪解厄,皆以帝君尊称焉。”清金埴《下不带编》卷五:“世人敬奉三元者徧天下,顾不晓三元所自。按《单志》:唐贞观中,有陈子春者居于单,寻真採药,拯物济人。游东海之滨,龙神妻以三女,各产一子。及长,皆入山学道。道成,证位三元,为天、地、水三官。”⒋道教谓玉清天有三元宫,为元始天尊居处。引北周庾信《奉和阐弘二教应诏》诗:“五明教已设,三元法復开。”倪璠注:“陶弘景《真灵位业图》有玉清三元宫,元始天尊为主。”⒌借指道观。引唐吴筠《游仙》诗之三:“三元有真人,与我生道骨。”⒍指天、地、人。引唐王昌龄《夏月花蕚楼酺宴应制》诗:“土德三元正,尧心万国同。”⒎指日、月、星。引唐吕岩《七言》诗之三一:“天纲运转三元浄,地脉通来万物生。”《黄庭内景经·上睹》:“上覩三元如连珠,落落明景照九隅。”梁丘子注:“三元,谓三光之元,曰日、月、星也。”⒏术数家以六十甲子配九宫,一百八十年为一周始,故第一甲子为上元,第二甲子为中元,第三甲子为下元,合称“三元”。引《旧唐书·傅仁均传》:“以三元之法,一百八十去其积岁,武德元年戊寅为上元之首,则合璧连珠,悬令於今日。”唐元稹《景申秋》诗之五:“三元推废王,九曜入乘除。”⒐科举时代称解试(后称乡试)、省试(后称会试)、殿试(后称廷试)第一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引宋赵昇《朝野类要·举业》:“解试、省试并为魁者,谓之双元;若又为殿魁者,谓之三元。”《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冯京﹞不上二十岁,连中了三元。”《明史·选举二》:“三试第一,士人艷称为三元。”

网络解释三元(汉语词汇)三元是中国传统节日,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的合称。三元节为农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与十月十五,故“元”是农历十五的意思。

综合释义农历正月初一。南朝齐王俭《谅闇亲奉烝尝议》:“公卿大夫,则负扆亲临。三元告始,则朝会万国。”南朝梁宗懍《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唐潘孟阳《元日和布泽》诗:“流辉霑万物,布泽在三元。”清钱谦益《元日杂题长句》诗之一:“青阳玉律应三元,是日朝正会禁门。”习俗上,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合称为「三元」。唐卢拱《中元日观法事》诗:“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中:“本朝太宗时,三元不禁夜,上元御乾元门,中元、下元御东华门后罢中元、下元二节。”清赵翼《陔馀丛考·天地水三官》:“其以正月、七月、十月之望为三元日,则自元魏始。”道家称天、地、水为「三元」。《云笈七籤》卷五六:“夫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生成人伦,长养万物。”也称所奉的天官、地官、水官三神。明归有光《汝州新造三官庙记》:“按三官者,出于道家。其説以天、地、水府为三元,能为人赐福赦罪解厄,皆以帝君尊称焉。”清金埴《下不带编》卷五:“世人敬奉三元者徧天下,顾不晓三元所自。按《单志》:唐贞观中,有陈子春者居于单,寻真採药,拯物济人。游东海之滨,龙神妻以三女,各产一子。及长,皆入山学道。道成,证位三元,为天、地、水三官。”道教谓玉清天有三元宫,为元始天尊居处。北周庾信《奉和阐弘二教应诏》诗:“五明教已设,三元法復开。”倪璠注:“陶弘景《真灵位业图》有玉清三元宫,元始天尊为主。”借指道观。唐吴筠《游仙》诗之三:“三元有真人,与我生道骨。”天、地、人。唐王昌龄《夏月花蕚楼酺宴应制》诗:“土德三元正,尧心万国同。”指日、月、星。唐吕岩《七言》诗之三一:“天纲运转三元浄,地脉通来万物生。”《黄庭内景经·上睹》:“上覩三元如连珠,落落明景照九隅。”梁丘子注:“三元,谓三光之元,曰日、月、星也。”术数用语。术数家以六十甲子配六宫,必一百八十年后度尽,故以一甲子为上元,第二甲子为中元,第三甲子为下元,合称为「三元」。《旧唐书·傅仁均传》:“以三元之法,一百八十去其积岁,武德元年戊寅为上元之首,则合璧连珠,悬令於今日。”唐元稹《景申秋》诗之五:“三元推废王,九曜入乘除。”科举时代称解试(后称乡试)、省试(后称会试)、殿试(后称廷试)第一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宋赵昇《朝野类要·举业》:“解试、省试并为魁者,谓之双元;若又为殿魁者,谓之三元。”《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冯京﹞不上二十岁,连中了三元。”《明史·选举二》:“三试第一,士人艷称为三元。”

网友释义三元是汉族传统节日,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的合称。三元,元是始、开端的意思,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为年、季、月之始,故称三元。三元又是解元、会元、状元的合称。三元,在道教教义中原指宇宙生成的本原和道教经典产生的源流,隋唐以后又衍化为道教神仙和道教主要节日的名称,延续至今。三元可以指:三元区,福建省三明市的一个区。三元镇,若干以三元为名的镇三元乡,若干以三元为名的乡三元集团,北京的国有奶制品企业。三元及第,科举制中连续在三个等级中考取第一名。三元大帝,又名「三官大帝」,道教中掌管天地水三界之神:即「天官」、「地官」和「水官」。三元节,道教节日,即三元大帝生日三元色,指红蓝绿三色。大三元,本为麻将术语,台湾常指篮球比赛中的三双纪录三元牌,指麻将中的「红中」、「白板」、「发财」三张牌,胡牌有大三元牌、小三元牌。

汉语大词典(1).农历正月初一。是日为年、月、日之始,故谓之三元。南朝齐王俭《谅闇亲奉烝尝议》:“公卿大夫,则负扆亲临。三元告始,则朝会万国。”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唐潘孟阳《元日和布泽》诗:“流辉沾万物,布泽在三元。”清钱谦益《元日杂题长句》诗之一:“青阳玉律应三元,是日朝正会禁门。”(2).旧称农历正月、七月、十月的十五日为上元、中元、下元,合称三元。唐卢拱《中元日观法事》诗:“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中:“本朝太宗时,三元不禁夜,上元御乾元门,中元、下元御东华门后罢中元、下元二节。”清赵翼《陔馀丛考·天地水三官》:“其以正月、七月、十月之望为三元日,则自元魏始。”(3).道教称天、地、水为“三元”。《云笈七签》卷五六:“夫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生成人伦,长养万物。”也称所奉的天官、地官、水官三神。明归有光《汝州新造三官庙记》:“按三官者,出于道家。其说以天、地、水府为三元,能为人赐福赦罪解厄,皆以帝君尊称焉。”清金埴《下不带编》卷五:“世人敬奉三元者遍天下,顾不晓三元所自。按《单志》:唐贞观中,有陈子春者居于单,寻真采药,拯物济人。游东海之滨,龙神妻以三女,各产一子。及长,皆入山学道。道成,证位三元,为天、地、水三官。”(4).道教谓玉清天有三元宫,为元始天尊居处。北周庾信《奉和阐弘二教应诏》诗:“五明教已设,三元法复开。”倪璠注:“陶弘景《真灵位业图》有玉清三元宫,元始天尊为主。”(5).借指道观。唐吴筠《游仙》诗之三:“三元有真人,与我生道骨。”(6).指天、地、人。唐王昌龄《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诗:“土德三元正,尧心万国同。”(7).指日、月、星。唐吕岩《七言》诗之三一:“天纲运转三元净,地脉通来万物生。”《黄庭内景经·上睹》:“上睹三元如连珠,落落明景照九隅。”梁丘子注:“三元,谓三光之元,曰日、月、星也。”(8).术数家以六十甲子配九宫,一百八十年为一周始,故第一甲子为上元,第二甲子为中元,第三甲子为下元,合称“三元”。《旧唐书·傅仁均传》:“以三元之法,一百八十去其积岁,武德元年戊寅为上元之首,则合璧连珠,悬令于今日。”唐元稹《景申秋》诗之五:“三元推废王,九曜入乘除。”(9).科举时代称解试(后称乡试)、省试(后称会试)、殿试(后称廷试)第一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宋赵升《朝野类要·举业》:“解试、省试并为魁者,谓之双元;若又为殿魁者,谓之三元。”《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冯京﹞不上二十岁,连中了三元。”《明史·选举二》:“三试第一,士人艳称为三元。”

国语辞典天、地、人,如:「连中三元」。三元[sānyuán]⒈天、地、人。引唐·王昌龄〈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诗:「士德三元正,尧心万国同。」⒉农历正月初一。引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隋·杜公赡·注:「阴历正月初一日,为年、月、日三者之始,谓之三元。」⒊习俗上,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合称为「三元」。引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三五·天地水三官》:「其次正月、七月、十月之望为三元日,则自元魏始。」⒋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会试、廷试的第一名,分别称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为「三元」。例如:「连中三元」。⒌道家称天、地、水为「三元」。引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五六·元气论》:「夫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生成人伦,长养万物。」⒍术数用语。术数家以六十甲子配六宫,必一百八十年后度尽,故以一甲子为上元,第二甲子为中元,第三甲子为下元,合称为「三元」。

辞典修订版天、地、人。唐.王昌龄〈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诗:「士德三元正,尧心万国同。」农历正月初一。南朝梁.宗檩《荆楚岁时记.正月》:「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隋.杜公赡.注:「阴历正月初一日,为年、月、日三者之始,谓之三元。」习俗上,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合称为「三元」。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三五.天地水三官》:「其次正月、七月、十月之望为三元日,则自元魏始。」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会试、廷试的第一名,分别称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为「三元」,如:「连中三元」。道家称天、地、水为「三元」。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五六.元气论》:「夫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生成人伦,长养万物。」也称为「三官」。术数用语。术数家以六十甲子配六宫,必一百八十年后度尽,故以一甲子为上元,第二甲子为中元,第三甲子为下元,合称为「三元」。

英语trialism

其他释义①指夏历正月初一。“元”有“始”义,此日为年、月、日之始,故称“三元”:三元宝历新。②旧以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本朝太宗时,三元不禁夜,上元御乾元门,中元、下元御东华门。③指日、月、星:上睹三元如连珠。④科举时代称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会试第一名为会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合称“三元”。明代也称殿试的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为“三元”。

三元造句更多 >>

1.介绍了精调化油器、电控化油器、电子燃油喷射系统摩托车尾气排放控制方法和三元催化剂使用,并讨论了这些控制方法的实验情况。

2.科举制度在明清时代趋于成熟,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三场考试都拿第一,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元及第”。

3.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多层建筑物发展的产物,其内容经历了一个从一元论到二元论再到三元论的演变过程。

4.进口产品是合成橡胶,主要包括丁腈橡胶及三元乙丙橡胶。

5.最后概述了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化学破乳机理。

6.结果表明,合成的三元共聚物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阻垢分散剂。

7.通过三元九运与洛书九宫、北斗九星、以及九气间的有机结合,就可以推算阳宅运气和人的吉凶祸福……

8.随着汽车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三元催化转化器的开发和应用已经成为控制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根本途径。

9.分析了离心式压缩机三元叶轮数控铣制时出现挖刀现象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措施。

10.较低的磷含量,有效延长三元催化转化器的使用寿命,利于环保。

字义分解

读音:sān

[sān]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yuán

[yuán]

(1)(形)开始的;第一:~始|~旦|~月。

(2)(形)为首的;居首的:~首|~年。

(3)(形)主要;根本:~素|~音。

(4)(形)元素:一~论|二~论。

(5)(形)构成一个整体的:单~。

(6)(名)货币单位;同“”⑥⑦。

(7)(名)朝代。蒙古铁木真于1206年建国。1271年定国号为元。1297年灭宋。定都大都(今北京)。

(8)(Yuán)姓。

三元相关成语

三元相关词语

关于三元的诗词更多 >>

解释包含三元的单词更多 >>

包含三元的歇后语

上一个:一元

下一个:天元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