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宗子
【拼音】:kàng zōng zǐ
【注音】:ㄎㄤˋㄗㄨㄥㄗˇ
【结构】:亢(上下结构)宗(上下结构)子(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谓能光宗耀祖之子。亢宗子[kàngzōngzǐ]⒈谓能光宗耀祖之子。
引证解释⒈谓能光宗耀祖之子。参见“亢宗”。引清王韬《淞滨琐话·徐麟士》:“此女有宜男相,他日必生亢宗子以延嗣续。”梁启超《历史与人种之关系》:“罗马则承希腊正统,举其所吸集者,所结搆者,以兵力而播之於世界,虽谓罗马为希腊之一亢宗子,可也。”
网络解释亢宗子kàngzōngzǐㄎㄤˋㄗㄨㄙㄗㄧˇ
综合释义谓能光宗耀祖之子。清王韬《淞滨琐话·徐麟士》:“此女有宜男相,他日必生亢宗子以延嗣续。”梁启超《历史与人种之关系》:“罗马则承希腊正统,举其所吸集者,所结搆者,以兵力而播之於世界,虽谓罗马为希腊之一亢宗子,可也。”参见“亢宗”。'谓能光宗耀祖之子。清·王韬《淞滨琐话·徐麟士》:“此女有宜男相,他日必生亢宗子以延嗣续。”
汉语大词典谓能光宗耀祖之子。清王韬《淞滨琐话·徐麟士》:“此女有宜男相,他日必生亢宗子以延嗣续。”梁启超《历史与人种之关系》:“罗马则承希腊正统,举其所吸集者,所结搆者,以兵力而播之于世界,虽谓罗马为希腊之一亢宗子,可也。”参见“亢宗”。《汉语大词典》:亢宗 拼音:kàngzōng庇护宗族;光耀门庭。《左传·昭公元年》:“吉不能亢身,焉能亢宗?”唐张说《故洛阳尉赠朝散大夫马府君碑》:“伯父匡武抚之曰:‘亢宗保家,吾有望尔。’”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申氏》:“士人子,不能亢宗,而辱门户、羞先人,蹠而生,不如夷而死。”
其他释义1.谓能光宗耀祖之子。
读音:kàng,háng
[kàng]
[ kàng ]高的:高亢。
高傲、强硬:亢直、不卑不亢。
过甚:亢旱、亢奋、亢进。
[ háng ]同“吭”。
读音:zōng
[zōng]
(1)(名)祖宗:列祖列~。
(2)(名)家族;同一家族:~庙|~室|~弟|~兄|~族。
(3)(名)宗派;派别:正~|~派主义。
(4)(名)宗旨:开~明义|万变不离其~。
(5)(动)在学术或文艺上效法:他的唱工~的是梅派。
(6)(名)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文~。
(7)(量)一~心事|一~大案。
(8)姓。
读音:z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