籯金
【拼音】:yíng jīn
【注音】:一ㄥˊㄐ一ㄣ
【结构】:籯(上下结构)金(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1.亦作'籝金'。2.一籯之金。古人常用籯存放贵重金银财宝﹐故亦用以喻指财富。3.《汉书.韦贤传》:'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后以'籯金'指儒经。
基础解释亦作/'籝金/'。一籯之金。古人常用籯存放贵重金银财宝﹐故亦用以喻指财富。《汉书.韦贤传》:/'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后以/'籯金/'指儒经。
引证解释⒈亦作“籝金”。⒉一籯之金。古人常用籯存放贵重金银财宝,故亦用以喻指财富。引《后汉书·西域传论》:“先驯则赏嬴金而赐龟綬,后服则繫头顙而衅北闕。”《宋书·臧焘徐广傅隆传论》:“汉世登士,閭党为先,崇本务学,不尚浮诡,然后可以俯拾青组,顾蔑籯金。”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谈玄明毁璧,拾紫陋籯金。”宋曾巩《送韩廷评》诗:“进道由来轻拱璧,传经知不羡籝金。”⒊后以“籯金”指儒经。引《汉书·韦贤传》:“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唐黄滔《司直陈公墓志铭》:“词人亹亹,若陈厚庆陈泛……俱以梦笔之词,籝金之学,半生随计,没齿衔寃。”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韩偓》:“凝(和凝)平生著述分为《演纶》、《游艺》、《孝弟》、《疑狱》、《香奩》、《籯金》六集。”
网络解释籯金籯金,读音为yingjin,用以喻指财富。
综合释义亦作“籝金”。一籯之金。古人常用籯存放贵重金银财宝,故亦用以喻指财富。《后汉书·西域传论》:“先驯则赏嬴金而赐龟綬,后服则繫头顙而衅北闕。”《宋书·臧焘徐广傅隆传论》:“汉世登士,閭党为先,崇本务学,不尚浮诡,然后可以俯拾青组,顾蔑籯金。”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谈玄明毁璧,拾紫陋籯金。”宋曾巩《送韩廷评》诗:“进道由来轻拱璧,传经知不羡籝金。”《汉书·韦贤传》:“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后以“籯金”指儒经。唐黄滔《司直陈公墓志铭》:“词人亹亹,若陈厚庆陈泛……俱以梦笔之词,籝金之学,半生随计,没齿衔寃。”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韩偓》:“凝(和凝)平生著述分为《演纶》、《游艺》、《孝弟》、《疑狱》、《香奩》、《籯金》六集。”籯金[yíngjīn]
汉语大词典亦作“籯金”。(1).一籯之金。古人常用籯存放贵重金银财宝,故亦用以喻指财富。《后汉书·西域传论》:“先驯则赏嬴金而赐龟绶,后服则系头颡而衅北阙。”《宋书·臧焘徐广傅隆传论》:“汉世登士,闾党为先,崇本务学,不尚浮诡,然后可以俯拾青组,顾蔑籯金。”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谈玄明毁璧,拾紫陋籯金。”宋曾巩《送韩廷评》诗:“进道由来轻拱璧,传经知不羡籯金。”(2).《汉书·韦贤传》:“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后以“籯金”指儒经。唐黄滔《司直陈公墓志铭》:“词人亹亹,若陈厚庆陈泛……俱以梦笔之词,籯金之学,半生随计,没齿衔冤。”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韩偓》:“凝(和凝)平生著述分为《演纶》、《游艺》、《孝弟》、《疑狱》、《香奁》、《籯金》六集。”
高级汉语词典一笼箱的金子
读音:yíng
[yíng]
1.竹笼:“遗子黄金满~。”
2.筷笼子。
读音:jīn
[jīn]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