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赵帜
【拼音】:bá zhào zhì
【注音】:ㄅㄚˊㄓㄠˋㄓˋ
【结构】:拔(左右结构)赵(半包围结构)帜(左右结构)
【繁体】:拔趙幟
词语解释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拔赵帜[bázhàozhì]⒈同“拔赵帜易汉帜”。
引证解释⒈同“拔赵帜易汉帜”。引清林寿图《送彭仁山副戎屯华阴》诗:“奋然鼓勇拔赵帜,不则严仗完燕城。”
汉语大词典同“拔赵帜易汉帜”。清林寿图《送彭仁山副戎屯华阴》诗:“奋然鼓勇拔赵帜,不则严仗完燕城。”
其他释义1.同'拔赵帜易汉帜'。
读音:bá
[bá]
(1)(动)抽出;拽zhuài出:~刀|~牙|~草。
(2)(动)吸出:~毒|~火罐。
(3)(动)挑选:选~|提~。
(4)(动)攻取:~据点。
(5)(动)超出;高出:~尖|出类~萃。
(6)(动)起动:~步|~脚|开~。
(7)(动)把东西放在水里泡。
读音:zhào
[zhào]
1.周朝国名(前403—前222),战国七雄之一。在今山西北部和中部,河北西部和南部。
2.姓。
读音:zhì
[zhì]
(名)旗帜;旗子:旗~|独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