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惠国待遇
【拼音】:zuì huì guó dài yù
【简体】:最惠国待遇
【繁体】:最惠國待遇
词语解释⒈ 国与国之间根据某些条约规定的条文,在进出口贸易、税收、通航等方面互相给予优惠利益、提供必要的方便、享受某些特权等。英:most-favored-nationtreatment;最惠国待遇[zuìhuìguódàiyù]⒈国与国之间根据某些条约规定的条文,在进出口贸易、税收、通航等方面互相给予优惠利益、提供必要的方便、享受某些特权等。英most-favored-nationtreatment;
引证解释⒈ 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此种待遇称为最惠国待遇。⒈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此种待遇称为最惠国待遇。
综合释义国与国之间根据某些条约规定的条文,在进出口贸易、税收、通航等方面互相给予优惠利益、提供必要的方便、享受某些特权等。
汉语大词典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此种待遇称为最惠国待遇。
国语辞典⒈ 缔约国之一给予第三国某种权利时,其他缔约国即当然享受同等的权利,而不必另订新约。最惠国待遇[zuìhuìguódàiyù]⒈缔约国之一给予第三国某种权利时,其他缔约国即当然享受同等的权利,而不必另订新约。
辞典修订版缔约国之一给予第三国某种权利时,其他缔约国即当然享受同等的权利,而不必另订新约。
英语most-favored-nation-treatment
法语Clause de la nation la plus favorisée
其他释义一国给予另一国享受的优惠待遇,这种优惠待遇不能低于已经或将要给予第三国的优惠待遇。一般运用在贸易、航海、关税、国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由条约加以规定。分为有条件的和无条件的。一般相互给予,也有单方面给予的,这需双方通过协商确定。
1.这可能对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斌本阿卜杜勒阿齐兹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他在冷战后与中国重新签订了最惠国待遇。
2.最惠国待遇原则,权利穷竭原则等原则由于其自身适用范围的限制,不能作为国际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
3.延长或撤消最惠国待遇的做法有时被用来达到某种外交上的目的.
4.独立的外交政策,使得美国的商界和政界在中国加入WTO、“最惠国待遇”这些大棒失去作用以后,都在寻求一种手段来遏制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正中其怀。
5.经历了75年的地下秘密活动,现在俄罗斯沙皇的信仰者终于可以享受最惠国待遇了。
6.正常贸易关系就是以前所谓的最惠国待遇.
7.所有减免税在最惠国待遇基础上适用.
8.最惠国待遇是中美两国正常贸易的基础.
9.另外,最惠国待遇应无条件地寄予所有成员国.
10.最惠国待遇条款是近代中美关系史上的一项重要条约内容.
读音:zuì
[zuì]
(副)表示某种属性超过所有的人或事物:~大|~高|~好|~佳|~先|~小|~新。
读音:huì
[huì]
(1)(名)好处;恩惠:小恩小~|施~于人|受~于人。
(2)(动)给人好处:互利互~|平等互~。
(3)(副)敬辞;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临|~顾|~存。
(4)(Huì)姓。
读音:guó
[guó]
(1)(名)国家:~内|祖~|外~|保家卫~。
(2)(名)代表国家的:~徽|~旗|~宴。
(3)(名)指我国的:~产|~术|~画|~药。
(4)(名)(Guó)姓。
读音:dài,dāi
[dài]
[ dài ]1. 等,等候:待到。待旦。拭目以待。
2.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对待。招待。待遇。待人接物。
3. 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待出门,有人来了。
[ dāi ]1. 停留,逗留,迟延:你待一会儿再走。
读音:yù
[yù]
(1)(动)相逢;遭遇:相~|~雨|~险。
(2)(动)对待;款待:待~|优~。
(3)(名)机会:机~|际~。
(4)(Y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