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气
【拼音】:bǐng qì
【注音】:ㄅ一ㄥˇㄑ一ˋ
【结构】:禀(上中下结构)气(独体结构)
【简体】:禀气
【繁体】:稟氣
词语解释亦作'禀气'。天赋的气性。
基础解释亦作/'禀气/',亦作/'禀气/'。天赋的气性。
引证解释⒈亦作“禀气”。天赋的气性。引汉王充《论衡·气寿》:“人之稟气,或充实而坚强,或虚劣而软弱。”晋陶潜《饮酒》诗之九:“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十:“蔡元度禀气弱,畏见宾客。”
网络解释禀气禀气,汉语词汇,
释义是天赋气性的意思。
综合释义亦作“禀气”。天赋的气性。汉王充《论衡·气寿》:“人之稟气,或充实而坚强,或虚劣而软弱。”晋陶潜《饮酒》诗之九:“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十:“蔡元度禀气弱,畏见宾客。”禀气[bǐngqì]承受天地自然之气。《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史臣曰》:「虽虞夏以前,遗文不睹,禀气怀灵,理无或异。」人先天的体质。晋.王献之〈杂帖〉:「薄冷,足下沉痼已经岁日,岂宜触此寒耶处?人生禀气,各有攸处,想示消息。」
网友释义禀气,汉语词汇,拼音为bǐngqì,是天赋气性的意思。出自《论衡·气寿》。
汉语大词典亦作“禀气”。天赋的气性。汉王充《论衡·气寿》:“人之禀气,或充实而坚强,或虚劣而软弱。”晋陶潜《饮酒》诗之九:“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十:“蔡元度禀气弱,畏见宾客。”
国语辞典承受天地自然之气。
辞典修订版承受天地自然之气。《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史臣曰》:「虽虞夏以前,遗文不睹,禀气怀灵,理无或异。」人先天的体质。晋.王献之〈杂帖〉:「薄冷,足下沉痼已经岁日,岂宜触此寒耶处?人生禀气,各有攸处,想示消息。」
其他释义1.亦作'禀气'。2.天赋的气性。
1.义理之性“浑然至善未尝有恶”,但由于个体禀气有偏正、纯驳、昏明、厚薄之别,因而气质之性便各有不同,有善有恶。
2.元气有厚薄,不善育生者,虽禀气厚,滥用而戕贼之,亦足以促寿。
3.伤今感昔兮三拍成,衔悲蓄恨兮何时平?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禀气含生兮莫过我最苦。
4.他还论述了“先天禀气”是造成人的“善”“恶”的品质的根据,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的善恶来源问题.[www.chazidian.com/zj-34020/查字典造句网]
读音:bǐng
[bǐng]
(1)(动)〈书〉禀报;禀出(向上级首长报告事情)。
(2)(名)(~儿)旧时禀报的文件。
(3)(动)承受:~报|~告|~帖|~白。
读音:qì
[qì]
(1)(名)气体:毒~|煤~|沼~。
(2)(名)特指空气:~压。
(3)(名)指自然界冷热阴晴等现象:天~|~候|~象|秋高~爽。
(4)(名)气息:没~了|上不来~。
(5)(名)味:香~|臭~。
(6)(名)人的精神状态:勇~|朝~。
(7)(名)人的作风习气:官~|娇~。
(8)(动)生气;发怒:~人。
(9)(名)欺压:再也不受资本家的~了。
(10)(动)使人生气:你别~我。
(11)(名)中医指人体内能使各器官正常地发挥机能的原动力:元~。
(12)(名)中医指某种病象:你别~我。(名)欺压
(13)(名)欺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