瘭疮
【拼音】:biāo chuāng
【注音】:ㄅ一ㄠㄔㄨㄤ
【结构】:瘭(半包围结构)疮(半包围结构)
【繁体】:瘭瘡
词语解释1.瘭疽。瘭疮[biāochuāng]⒈瘭疽。
基础解释瘭疽。
引证解释⒈瘭疽。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瘭疮》:“夫小儿瘭疮者,为风热毒气所乘,搏於皮肤乃生瘭,浆溃而成疮,故名曰瘭疮也。引汤氏《牛黄散淋洗方》治之。”
网络解释瘭疮瘭疮,读作biāochuāng,汉语词语,是指瘭疽。
综合释义瘭疽。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瘭疮》:“夫小儿瘭疮者,为风热毒气所乘,搏於皮肤乃生瘭,浆溃而成疮,故名曰瘭疮也。汤氏《牛黄散淋洗方》治之。”
网友释义瘭疮,读作biāochuāng,汉语词语,是指瘭疽。
汉语大词典瘭疽。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瘭疮》:“夫小儿瘭疮者,为风热毒气所乘,搏于皮肤乃生瘭,浆溃而成疮,故名曰瘭疮也。汤氏《牛黄散淋洗方》治之。”
读音:biāo
[biāo]
(名)瘭疽;手指头或脚趾头肚儿发炎化脓的病;症状是局部红肿;剧烈疼痛;发烧。
读音:chuāng
[chuāng]
(1)(名)通常称皮肤发生溃烂的疾病:生~。
(2)(名)外伤: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