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招待会
【拼音】:jì zhě
词语解释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个人向新闻界提供情况(包括书面材料)的一种方式。有正式和非正式两种。⒈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个人向新闻界提供情况(包括书面材料)的一种方式。有正式和非正式两种。
英语press conferencebackgroundernews conference
法语conféren ce de presse
网友释义新闻发布会(NewsReleaseConference),是政府或某个社会组织定期、不定期或临时举办的信息和新闻发布活动,直接向新闻界发布政府政策或组织信息,解释政府或组织的重大政策和事件。新闻发布会是社会组织在发生重大具有积极影响的事情时,向新闻界公布信息,借助新闻提升该组织或者与该组织密切相关东西的形象的会议。2020年10月30日上午,首场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举行,介绍和解读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1.今天波澜不兴的记者招待会,伊拉克方面紧张地为避免重复布什的事故,特别增加了安全保卫人员。
2.主流媒体形成了一个名为记者俱乐部的系统,倾向于鼓励记者和官方的情报源勾结,同时联合密谋让那些制造麻烦的害群之马无法参加记者招待会。
3.普京在他上周召开的年度记者招待会上驳斥了这种传闻,并称之为"有人在鼻孔'挖宝'之后,又将'收获'涂在纸片之上"。
4.必须仔细观察从字里行间去解读,才能了解总统想透过这场记者招待会表达些什麽。
5.在今天上午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日本官房长官与谢野馨宣布,将由前环境相若林正俊接替已因金钱丑闻辞职的农相远藤武彦。
6.在记者招待会上,丹佛斯宣布管理层的人事调动,在中国发布了许多新的节能方案。
7.沙特外长费萨尔亲王在和德国外长韦斯特韦勒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称“非法定居点……对和平谈判构成了严重的障碍。”。
8.拜仁已经在训练场上进行了记者招待会,参加的有马加特、哈格里夫斯和卡恩。
9.为此华谊还特意召开了一个记者招待会,申明这一举动与华谊无关,工商部门还为此专门成立了专案打假小组。
10.在菲律宾,科学技术部已经召开记者招待会,以使公众确信,即使日本辐射水平持续上涨,人们仍旧安全。
读音:jì
[jì]
(1)(动)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忆|~性|~得|~不清|好好~住。
(2)(动)记录;记载;登记:~事|~账|~一大功。
(3)(名)记载、描写事物的书或文章(常用做书名或篇名):日~|笔~|游~|《岳阳楼~》。
(4)(名)(~儿)标志;符号:标~|钤~|暗~儿。
(5)(名)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的斑:左边眉毛上有个黑~。
(6)〈方〉(量)打一下叫打一记。
读音:zhě
[zhě]
(1)(助)用在形容词或动词后面;或带有形容词或动词的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黄须~|卖柑~|符合标准~。
(2)(助)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义后面;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文艺工作~|共产主义~。
(3)(助)〈书〉用在“二、三、数”等数词后面;指上文所说的几件事物:二~必居其一|两~缺一不可。
(4)(助)〈书〉用在词、词组、分句后面表示停顿:风~;空气流动而成。
(5)(助)用在句尾表示命令语气(多见于早期白话):路上小心在意~!
(6)(代)同“这”(多见于早期白话):~番|~边。
读音:zhāo
[]
(1)(动)打手势叫人来。
(2)(动)广告或通知的方式使人来。
(3)(动)引来(不好的事物):~苍蝇|~灾。
(4)(动)惹;招惹:这孩子爱哭;别 ~他。
(5)(动)惹:这孩子真~人喜欢。
(6)(Zhāo)姓。
(7)(动)承认罪行:~供。
(8)同“着”(zhāo)。
读音:dài,dāi
[]
[ dài ]1. 等,等候:待到。待旦。拭目以待。
2.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对待。招待。待遇。待人接物。
3. 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待出门,有人来了。
[ dāi ]1. 停留,逗留,迟延:你待一会儿再走。
读音:huì,kuài
[]
[ huì ]1. 聚合,合在一起:会合。会审。会话。
2.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会议。开会。
3.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会。省会。
4. 彼此见面:会面。会见。
5. 付钱:会账。会钞。
6. 理解,领悟,懂:会心,体会。
7. 能,善于:会游泳。会英语。
8. 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会难得。
9. 一定,应当:长风破浪会有时。
10. 恰好,正好:会天大雨。
11. 一小段时间:会会儿。
[ kuài ]1. 总计:会计(①管理和计算财务的工作;②管理和计算财务的人)。
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