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公不阿
【拼音】:fèng gōng bù ē
【注音】:ㄈㄥˋㄍㄨㄥㄅㄨˋㄜ
【词性】:成语。
【简体】:奉公不阿
【繁体】:奉公不阿
词语解释奉行公事而不去迎合别人。⒈奉行公事而不去迎合别人。
综合释义奉行公事而不去迎合别人。奉公不阿[fènggōngbùē]修订本参考资料:奉行公事,不迎合别人。东观汉记˙卷十九˙李恂传:恂奉公不阿,为宪所奏免。奉公不阿[fènggōngbùē]奉行公事,不迎合别人。《东观汉记.卷一九.李恂传》:「恂奉公不阿,为宪所奏免。」。
国语辞典奉行公事,不迎合别人。奉公不阿[fènggōngbùē]⒈奉行公事,不迎合别人。引《东观汉记·卷一九·李恂传》:「恂奉公不阿,为宪所奏免。」成语解释奉公不阿
辞典修订版奉行公事,不迎合别人。《东观汉记.卷一九.李恂传》:「恂奉公不阿,为宪所奏免。」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奉行公事,不迎合别人。东观汉记˙卷十九˙李恂传:恂奉公不阿,为宪所奏免。
出处《东观汉记·李恂》:“恂奉公不阿,为宪所奏免。”
读音:fèng
[fèng]
(1)(动)给;献给(多指对上级或长辈):~上新书一册。
(2)(动)接受(多指上级或长辈):~到命令。
(3)(形)尊重:崇~|~为圭臬。
(4)(名)信仰:素~佛教。
(5)(动)侍侯:~养|侍~。
(6)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托|~陪|~劝|~告。
(7)(Fènɡ)姓。
读音:gōng
[gōng]
(1)(形)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款|~物|~事公办。
(2)(形)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分母|~议|~约。
(3)(形)属于国际间的:~海|~制|~斤。
(4)(动)使公开:~布|~之于世。
(5)(形)公平;公正:~买~卖|大~无私|秉~办理。
(6)(名)公事;公务:办~|~余。
(7)(Gōnɡ)姓。
(8)(名)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爵|~侯|王~大臣。
(9)(名)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尊称:诸~|张~。
(10)(名)丈夫的父亲;公公:~婆。
(11)(形)(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羊|这只小鸡是~的。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ā,ē,a
[ē]
[ ā ]1.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阿大。阿爷。阿爹。阿罗汉。阿毛。阿婆。阿弟。阿姊。
[ ē ]1. 迎合,偏袒:阿附。阿其所好。阿谀逢迎。
2. 凹曲处:山阿。
[ a ]1. 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