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论
【拼音】:fēng lùn
【注音】:ㄈㄥㄌㄨㄣˋ
【结构】:风(半包围结构)论(左右结构)
【繁体】:風論
词语解释犹舆论。风论[fēnglùn]⒈犹舆论。
引证解释⒈犹舆论。引《晋书·刘颂传》:“凡举过弹违,将以肃风论而整世教,今举小过,清议益穨。”
网络解释风论风论:汉字词语
汉语大词典犹舆论。《晋书·刘颂传》:“凡举过弹违,将以肃风论而整世教,今举小过,清议益颓。”
其他释义1.犹舆论。
1.在唐宋以前,中风的外风论是主流思想。
2.曾担任香港无线电视的“风生水起”、“红星掌相”以及亚洲电视的“谈风论水”、“风水面面观”、“句句妙”等节目主持,深受广大观众欢迎。
3.3月13日,网友募捐组委会成立并在榆林青年网论坛,榆林塞上风论坛,越野E族陕北中队论坛发起募捐活动,由网友代表和榆林团市委进行募捐活动的全程监督。
4.此不实报道发布后,被网易、新浪网、西部网、新榆林论坛、塞上风论坛、榆林热线等10余家网站跟帖转载,造成极大的社会影响。
5.介绍林钟香教授从“虚、湿热、风”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证经验。(查字典造句网www.chazidian.com/zj-153799/)
6.9月20日7时26分,在榆林塞上风论坛灌水乐园中,一条标题为“针扎在榆林出现”的帖子引起了网友注意。
7.9月20日7时26分,在陕西榆林塞上风论坛灌水乐园中,一条标题为“针扎在榆林出现”的帖子引起了网友注意。
8.介绍林钟香教授从“虚、湿热、风”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证经验。(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
读音:fēng
[fēng]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 消息,传闻:风传(
)(传闻)。闻风而动。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6. 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
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
8. 姓。
读音:lùn,lún
[lùn]
[ lùn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论断。论点。论辩。论据。论者。议论。讨论。辩论。
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论。舆论。专论。社论。
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论。
4. 看待:一概而论。
5. 衡量,评定:论罪。论功行赏。
6. 按照:论件。论资排辈。
7. 姓。
[ lún ]1. 古同“伦”,条理。
2. 〔论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3. 古同“抡”,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