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夷
【拼音】:fēng yí
【注音】:ㄈㄥ一ˊ
【结构】:封(左右结构)夷(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见“封姨”。封夷[fēngyí]⒈见“封姨”。
基础解释见“[[封姨]]”。
引证解释⒈见“封姨”。
汉语大词典见“封姨”。《汉语大词典》:封姨 拼音:fēngyí亦作“封夷”。古时神话传说中的风神。亦称“封家姨”、“十八姨”、“封十八姨”。唐天宝中,崔玄微于春季月夜,遇美人绿衣杨氏、白衣李氏、绛衣陶氏、绯衣小女石醋醋和封家十八姨。崔命酒共饮。十八姨翻酒污醋醋衣裳,不欢而散。明夜诸女又来,醋醋言诸女皆住苑中,多被恶风所挠,求崔于每岁元旦作朱幡立于苑东,即可免难。时元旦已过,因请于某日平旦立此幡。是日东风刮地,折树飞沙,而苑中繁花不动。崔乃悟诸女皆花精,而封十八姨乃风神也。见唐谷神子《博异志·崔玄微》。后诗文中常作为风的代称。宋范成大《嘲风》诗:“纷红骇绿骤飘零,痴騃封姨没性灵。”《金瓶梅词话》第二四回:“梅花姿逞春情性,不怕封夷号令严。”清纳兰性德《满江红》词:“为问封姨,何事却排空卷地。又不是江南春好,妒花天气。”
其他释义1.见'封姨'。
读音:fēng
[fēng]
(1)(动)封闭;封起来
(2)(动)古时帝王把爵位(有时连土地)或称号赐给臣子:~王|分~诸侯。
(3)(~儿)用来封东西的纸包或纸袋封套的东西:信~。
读音:yí
[yí]
1.平坦;平安:化险为~。
2.破坏建筑物(使成为平地):烧~弹。~为平地。
3.灭掉;杀尽:~灭。~族。
4.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也泛称周边的民族:淮~。四~。
5.旧时泛指外国或外国人:~情。华~杂处。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