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经济
【拼音】:jí tǐ jīng jì
【注音】:ㄐ一ˊㄊ一ˇㄐ一ㄥㄐ一ˋ
【简体】:集体经济
【繁体】:集體經濟
词语解释见“集体所有制经济”。集体经济[jítǐjīngjì]⒈见“集体所有制经济”。
基础解释见“[[集体所有制经济]]”。
引证解释⒈见“集体所有制经济”。
网络解释集体经济集体经济,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实行共同劳动、在分配方式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组织。在我国,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农村集体经济与城镇集体经济。农村集体经济实行乡镇、行政村、村民小组的三级所有,土地、林木、水利设施等为集体所有,农民盖房的宅基地为无偿划拨。城镇集体经济又分为“大集体”与“小集体”,其中“大集体”企业受政府行业管理部门领导,参照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管理与员工待遇;“小集体”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劳动者集体所有是指按劳动者的人数平均、共同所有。
国语辞典大陆地区指以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和共同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形式。集体经济[jítǐjīngjì]⒈大陆地区指以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和共同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形式。
辞典修订版通常是指以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和共同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形式。
其他释义以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和共同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形式。
1.第五十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从事开发经营,兴办企业。
2.指出,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3.第二个问题,一定要有公共积累,集体经济要进一步发展,农民的专业合作组织,乡镇企业的改革,有了公共积累以后建设新农村才有钱,光靠政府拨款怎么行啊。
4.认识到小企业通过多种方式组成横向联系体的重要性以提升它们的个体生产力水平,实现规模化集体经济和建立集体市场动力。
5.人民日报指出,华西村一直坚持“依靠集体经济,为共同富裕而奋斗”的道路。
6.参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经营自留地、自留山、家庭副业和饲养自留畜。
7.现在搞好军民关系,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8.第七十七条劳动争议和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仲裁,另行规定。
9.单一种植、严重地征“过头粮”,造成农民口粮不够吃,收入很低,集体经济很穷。
10.八十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国家经济转型,体制变化,导致了以农村社队集体经济为依托的农村合作医疗出现了大面积的萎缩。
读音:jí
[jí]
(1)(动)集合;聚集:汇~|齐~|~思广益|惊喜交~。
(2)(动)集市:赶~。
(3)(名)集子:诗~|文~|全~|地图~。
(4)(量)某些篇幅较多而分为若干部分的书籍中的一部分;本数较多而分为两三个段落的影片中的一个段落:《康熙字典》分子、丑、寅、卯等十二~|这部影片上下两~;一次放映。
(5)(Jí)姓。
读音:tǐ,tī
[tǐ]
[ tǐ ]1.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7.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 tī ]1. 〔体己〕①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②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
读音:jīng,jìng
[jīng]
[ jīng ]1.(旧读jìng)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纱。~线。
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脉。~络。
3.经度:东~。西~。
4.经营;治理:~商。整军~武。
5.上吊:自~。
6.历久不变的;正常:~常。不~之谈。
7.经典:本草~。佛~。念~。十三~。
8.月经:行~。~血不调。
9.姓。
10.经过:~年累月。几~周折。这件事是~我手办的。~他一说,我才知道。
11.禁(jīn)受:~不起。~得起考验。
[ jìng ]1.动词: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经纱。
读音:jì,jǐ
[jì]
[ jì ]1. 渡,过河:同舟共济。
2. 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济世。救济。赈济。周济。接济。
3. 补益:无济于事。
[ jǐ ]1. 〔济水〕古水名,源于今中国河南省,流经山东省入渤海。
2. (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