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侯
【拼音】:xián hòu
【注音】:ㄒ一ㄢˊㄏㄡˋ
【结构】:贤(上下结构)侯(左右结构)
【繁体】:賢侯
词语解释对有德位者的敬称。贤侯[xiánhòu]⒈对有德位者的敬称。
引证解释⒈对有德位者的敬称。引三国魏邯郸淳《赠吴处玄诗》:“见养贤侯,於今四祀。”唐权德舆《武公神道碑铭》:“中朝名卿大夫,四方贤侯通人,多与公为道义之交。”明无名氏《鸣凤记·驿里相逢》:“盛德感贤侯,相逢信非偶。”清全祖望《新会张明府惕庵以予将去粤有诸生无福之叹》诗:“孤负贤侯属望奢,几时带草尽开花。”
网络解释贤侯贤侯是汉语词汇,拼音xiánhóu,指对有德位者的敬称。
综合释义对有德位者的敬称。三国魏邯郸淳《赠吴处玄诗》:“见养贤侯,於今四祀。”唐权德舆《武公神道碑铭》:“中朝名卿大夫,四方贤侯通人,多与公为道义之交。”明无名氏《鸣凤记·驿里相逢》:“盛德感贤侯,相逢信非偶。”清全祖望《新会张明府惕庵以予将去粤有诸生无福之叹》诗:“孤负贤侯属望奢,几时带草尽开花。”
汉语大词典对有德位者的敬称。三国魏邯郸淳《赠吴处玄诗》:“见养贤侯,于今四祀。”唐权德舆《武公神道碑铭》:“中朝名卿大夫,四方贤侯通人,多与公为道义之交。”明无名氏《鸣凤记·驿里相逢》:“盛德感贤侯,相逢信非偶。”清全祖望《新会张明府惕庵以予将去粤有诸生无福之叹》诗:“孤负贤侯属望奢,几时带草尽开花。”
其他释义1.对有德位者的敬称。
1.支持庆喜的是岛津齐彬、松平庆永、伊达宗城、山内丰信等被称之为四贤侯的改革派诸侯,在幕阁内岩濑忠震、川路圣谟、水野忠德等是一桥派。
2.南国贤侯待德风,长途仍借九花骢。
3.以贤侯才智,只须韬光晦迹,定能从容应付,安保无恙。
4.世学开宗延夏统,贤侯绍武示周行。
5.贤侯若问真消息,也有声名在凤池。
6.贤侯若问真消息,也有声名在凤池。[www。chazidian。com/zj-208060/查字典贤侯造句]
7.以贤侯才智,只须韬光晦迹,定能从容应付,安保无恙。[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208060/贤侯造句]
读音:xián
[xián]
(1)(形)有德行的;有才能的:~才|~臣|~人|~者。
(2)(名)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礼~下士。
(3)(形)敬辞;用于平辈或晚辈:~弟|~侄。
读音:hóu,hòu
[hòu]
[ hóu ]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侯爵。侯门。公侯。封侯。诸侯。
2. 古代用作士大夫之间的尊称。
3. 姓。
[ hòu ]1. 〔闽侯〕地名,在中国福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