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声饮恨
【拼音】:tūn shēng yǐn hèn
【注音】:ㄊㄨㄣㄕㄥ一ㄣˇㄏㄣˋ
【词性】:成语。
【繁体】:吞聲飲恨
词语解释谓抱恨无言。语本南朝·梁·江淹《恨赋》:“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吞声饮恨[tūnshēngyǐnhèn]⒈谓抱恨无言。语本南朝·梁·江淹《恨赋》:“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基础解释见“饮恨吞声”,饮恨:把仇恨咽进肚里。吞声:不敢出声。形容心怀悲痛和怨恨而不敢表露。也作“吞声饮恨”。
引证解释⒈谓抱恨无言。引语本南朝梁江淹《恨赋》:“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太平广记》卷三〇九引唐薛用弱《集异记·蒋琛》:“吞声饮恨兮语无力,徒扬哀怨兮登歌筵。”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从今后惹得俺吞声饮恨,凭弔秋坟!”⒈谓抱恨无言。引语本南朝梁江淹《恨赋》:“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太平广记》卷三〇九引唐薛用弱《集异记·蒋琛》:“吞声饮恨兮语无力,徒扬哀怨兮登歌筵。”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从今后惹得俺吞声饮恨,凭弔秋坟!”成语解释吞声饮恨
汉语大词典谓抱恨无言。语本南朝梁江淹《恨赋》:“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太平广记》卷三○九引唐薛用弱《集异记·蒋琛》:“吞声饮恨兮语无力,徒扬哀怨兮登歌筵。”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从今后惹得俺吞声饮恨,凭吊秋坟!”
出处语出南朝·梁·江淹《恨赋》:“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其他释义指抱恨无言。
1.洋人真不好弄,事到如今,说不得吞声饮恨。
2.铨授有官,逋逃无路,不得不吞声饮恨,为几上之肉,任若辈之宰割。查字典造句https://www。chazidian。com
3.铨授有官,逋逃无路,不得不吞声饮恨,为几上之肉,任若辈之宰割。【www。chazidian。com/zj-207103/造句网】
4.铨授有官,逋逃无路,不得不吞声饮恨,为几上之肉,任若辈之宰割。[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
读音:tūn
[tūn]
(1)(动)不嚼或不细嚼;整个地或成块地咽下去:~服|~金。
(2)(动)并吞;吞没:侵~|鲸~。
读音:shēng
[shēng]
(1)(名)(~儿)声音:雨~。
(2)(量)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喊了两~。
(3)(动)发出声音;宣布;陈述:~东击西。
(4)(名)名声:~誉|~望。
(5)(名)声母:双~叠韵。
(6)(名)字调:平~|四~。
读音:yǐn,yìn
[yǐn]
[ yǐn ]1.喝,有时特指喝酒:痛~。~料。~食。~水思源。
2.可以喝的东西:冷~。
3.饮子:香苏~。
4.中医指稀痰。
5.心里存着;含着:~恨。
[ yìn ]给牲畜水喝:~牲口。马~过了。
读音:hèn
[hèn]
(1)(动)仇视;怨恨:~入骨髓|~之入骨。
(2)(动)悔恨;不称心:~事|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