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鼓
【拼音】:shū gǔ
【注音】:ㄕㄨㄍㄨˇ
【结构】:书(独体结构)鼓(左右结构)
【简体】:书鼓
【繁体】:書鼓
词语解释击乐器。鼓身扁圆,两面蒙皮。是北方曲艺大鼓书的伴奏乐器。书鼓[shūgǔ]⒈击乐器。鼓身扁圆,两面蒙皮。是北方曲艺大鼓书的伴奏乐器。
引证解释⒈击乐器。鼓身扁圆,两面蒙皮。是北方曲艺大鼓书的伴奏乐器。
网络解释书鼓书鼓,是布依族、汉族棰击膜鸣乐器。布依族称手鼓。流行于贵州省及全国各地,专用于中国北方说唱音乐“大鼓书”等各种鼓书伴奏。
国语辞典乐器名。鼓身扁圆,两面蒙皮,置架上敲击,为北方鼓书的重要伴奏乐器。书鼓[shūgǔ]⒈乐器名。鼓身扁圆,两面蒙皮,置架上敲击,为北方鼓书的重要伴奏乐器。
其他释义膜鸣乐器。鼓身扁圆,两面蒙皮。用时悬于鼓架上,单签击奏。是北方曲艺京韵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等“大鼓书”的伴奏乐器。
1.小文指指蓝熙书鼓着腮帮子把灯笼吹灭了。
2.上百种鼓类批发、零售:各种高中低档军鼓,秧歌大鼓、腰鼓、威风锣鼓书鼓、堂鼓、手鼓、铃鼓、特殊鼓类定做、鼓类维修。
3.不与交接,免拜送之礼,一也;终日可观书鼓琴,二也;睡起随意,无有拘碍,三也;不闻炎凉嚣杂,四也;能课子耕读,五也。
4.可以找一些情节简单、画面形象生动的图画故事书,鼓励孩子边看边说。
5.梨花大鼓,又称犁铧大鼓、山东大鼓,是山东的一种传统曲艺,属于我国北方现存最早的曲艺鼓书、鼓曲形式,被尊为“北方大鼓艺术之母”。
6.爽出从县合下过,取笔书鼓云徒有八尺围,腹无一寸肠,面皮如许厚,受打未讵央。
7.不但看了很多好看的书,也可以为自己欣赏的书鼓气。
8.严文书鼓了他一眼,钱小军赶紧加上了县长两个字,显然他是没有把奉天宝放在眼里的。
9.爽出从县合下过,取笔书鼓云:徒有八尺围,腹无一寸肠,面皮如许厚,受打未讵央。
10.1902年与黄兴等创立“湖南编译社”,任主编,撰写《新湖南》一书,鼓动革命。
读音:shū
[shū]
(1)(动)写字;记录;书写:大~特~。振笔直~。
(2)(名)字体:隶~。
(3)(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
(4)(名)书信:家~。
(5)(名)文件:说明~。
读音:gǔ
[gǔ]
(1)(名)(~儿)打击乐器;多为圆桶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铜~|手~|大~|花~。
(2)(名)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蛙~|耳~。
(3)(动)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琴|~掌。
(4)(动)用风箱等扇(风):~风。
(5)(动)发动;振奋:~动|~励|~舞|~起勇气|~足干劲。
(6)(动)凸起;涨大:他~着嘴半天没出声|口袋装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