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烈
【拼音】:jié liè
【注音】:ㄐ一ㄝˊㄌ一ㄝˋ
【结构】:节(上下结构)烈(上下结构)
【简体】:节烈
【繁体】:節烈
词语解释节烈jiéliè。(1)旧时指守节或殉节的妇女。(2)贞烈,刚正。节烈[jiéliè]⒈旧时指守节或殉节的妇女。英womanwhodiedforprotectingherchastity;⒉贞烈,刚正。英readytodietopreserveone’schastity;
基础解释∶旧时指守节或殉节的妇女[readytodietopreserveone’schastity]∶贞烈,刚正
引证解释⒈贞节刚烈。引清刘大櫆《郑节母传》:“母平生喜道人间节烈事。”《老残游记》第五回:“这吴少奶奶的节烈,可以请得旌表的。”郭沫若《<南冠草>附录·夏完淳》:“他的夫人徐氏却很节烈,闻彦林死难,沉水而殉。”
网络解释节烈节烈,指旧时守节或殉节的妇女或者性格贞烈、刚正。
综合释义贞节刚烈。清刘大櫆《郑节母传》:“母平生喜道人间节烈事。”《老残游记》第五回:“这吴少奶奶的节烈,可以请得旌表的。”郭沫若《<南冠草>附录·夏完淳》:“他的夫人徐氏却很节烈,闻彦林死难,沉水而殉。”节烈[jiéliè]妇女坚守贞节或不惜殉节。《儒林外史.第四八回》:「那知我第三个小女,也有这一番节烈?因悉把女儿殉女婿的事说了一遍。」《老残游记.第五回》:「这吴少奶奶的节烈,可以请得旌表。」
网友释义节烈,指旧时指守节或殉节的妇女或者性格贞烈、刚正。
汉语大词典贞节刚烈。清刘大櫆《郑节母传》:“母平生喜道人间节烈事。”《老残游记》第五回:“这吴少奶奶的节烈,可以请得旌表的。”郭沫若《〈南冠草〉附录·夏完淳》:“他的夫人徐氏却很节烈,闻彦林死难,沉水而殉。”
国语辞典妇女坚守贞节或不惜殉节。节烈[jiéliè]⒈妇女坚守贞节或不惜殉节。引《儒林外史·第四八回》:「那知我第三个小女,也有这一番节烈?因悉把女儿殉女婿的事说了一遍。」《老残游记·第五回》:「这吴少奶奶的节烈,可以请得旌表。」
辞典修订版妇女坚守贞节或不惜殉节。《儒林外史.第四八回》:「那知我第三个小女,也有这一番节烈?因悉把女儿殉女婿的事说了一遍。」《老残游记.第五回》:「这吴少奶奶的节烈,可以请得旌表。」
其他释义封建礼教上指妇女守节或殉节。
1.春风吹洒清明节,烈士墓前献朵花。寄托哀思忆故旧,天上人间两相隔。如今生活美如画,感恩之情心中挂。短信祝福请收下,清明节请节哀,把快乐留下!
2.春雨飘洒清明节,烈士墓前献朵花。寄托哀思忆故旧,天上人间两相隔。如今生活美如画,感恩之情心中挂。短信祝福请收下,清明节请节哀,把快乐留下!
3.大暑时节烈日高照,时时掀起炎热浪潮。手机震动祝福报到,传递清凉心头欢笑。彩蝶翩翩舞来美妙,雷声阵阵携走烦恼。夏荷艳艳芬芳妖娆,雨丝绵绵幸福围绕。愿你大暑快乐。
4.他们以忠肝义胆谱写了一曲辉映史册的慷慨悲歌,表现了一腔热血,洗涤乾坤,虽九死犹未悔的忠贞和节烈。
5.百花争艳的春天是充满活力的季节,烈日曝晒的夏天是富有热情的季节,瓜果飘香的秋天是极具魅力的季节,白雪飘飘的冬天是最富遐想的季节。
6.小暑季节,烈日炎炎,浑身乏力,心烦意乱,忧多伤肺,怒大伤肝。急食暴飲,脾劳胃胀。食不过飽,飲不过量。气顺则神安,心静自然凉。
7.小人张十五,今日路经贵地,服侍众位看官这一段说,叫作‘叶三姐节烈记’。
8.青衣一行,传统上多演“贞节烈女”,其唱法不仅要求清亮娇脆,还须有阳刚喷薄之音。
9.另外,圣龙以儒教为精神支柱,讲究的是忠义节烈,主张武将死战、文臣死节,百姓中也深受“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10.他的忠孝节烈,在后世看来有时竟至不解。
读音:jié,jiē
[jié]
[ jié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3.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6. 礼度:礼节。
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8. 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9. 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10. 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12. 姓。
[ jiē ]1.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
读音:liè
[liè]
(1)(形)强烈;猛烈:~火|~日|~酒|~性炸药|轰轰~~|兴高采~。
(2)(形)刚直;严正:~性|刚~。
(3)(形)为正义而死难的:~士|先~。
(4)(形)功业:功~(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