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工资
【拼音】:míng yì gōng zī
【注音】:ㄇ一ㄥˊ一ˋㄍㄨㄥㄗ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名义工资是指以一定的货币量表示的工资。⒈“实际工资”的对称。以货币数量表示的工资。在市场物价不变的情况下,名义工资愈高,换取的生活资料就愈多;反之就愈少。不能完全反映职工的实际收入水平。
基础解释工人付出劳动力时所得到的以货币表现出来的工资。
其他释义“实际工资”的对称。以货币数量表示的工资。在市场物价不变的情况下,名义工资愈高,换取的生活资料就愈多;反之就愈少。不能完全反映职工的实际收入水平。
1.这一过程本身就意味着裁员、名义工资下降,这些都是导致失业率上升、社会动荡和债权人不安的因素。
2.由于实际收入的不同和各地消费水平的差异,教师的名义工资收入不能如实反映其生活待遇状况。
3.因此雇员的名义工资越高,经济下行时产生的失业情况就会更严重。
4.经济学的理论指出,巨额的外部顺差最终会由名义工资的上涨,或通胀来修正,这也就会令重中之重的实际汇率向上攀升.
5.因为它们可以通过使名义工资上调的幅度低于通胀率来达到降低实际工资的目的。
6.某一部门或企业的平均价格和工资涨幅越高,它们就越不需要通过降低名义工资来达到最佳的实际工资调整。
7.当通胀率降到较低水平时,由于降低名义工资水平受到的阻力使得对劳动市场的调整变得更加困难。
8.中国劳动力市场存在较强的名义工资粘性。
9.名义工资粘性有利于解释名义价格粘性。
10."直到眼下,即使你看到名义工资出现强劲增长,生产力的增速则更加强劲,"Buchanan说,"而最近可能已不再是这样."。
读音:míng
[míng]
1.人或事物的称谓:名字。名氏。名姓。名义。名分(fèn )。名堂。名落孙山。名存实亡。
2.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3.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名,行骗钱之实。
4.叫出,说出:不可名状。
5.声誉:名誉。名声。名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名噪一时。名过其实。
6.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名人。名士。名师。名将(jiàng )。名医。名著。名流。名言。名胜。名剧。
7.占有:不名一文。
8.量词,用于人:三名工人。
读音:yì
[yì]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3. 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5. 指认为亲属的:义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
7. 姓。
读音:gōng
[gōng]
(1)(名)工人和工人阶级:矿~|钳~|瓦~|技~|女~|~农联盟。
(2)(名)工作;生产劳动:做~|上~|加~|勤~俭学|省料又省~。
(3)(名)工程:动~|竣~。
(4)(名)工业:化~(化学工业)|~交系统(工业交通系统)。
(5)(名)一个工人或农民一个劳动日的工作:砌这道墙要六个~。
(6)(名)(~儿)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做~。
(7)(名)长于;善于:~诗善画。
(8)(名)精巧;精致:~巧|~稳。
(9)(名)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3”。参看〖工尺〗。
读音:zī
[zī]
(1)(名)钱财;费用:~财|~本|工~|合~。
(2)(动)资助:~助。
(3)(动)提供:以~参考。
(4)姓。
(5)(名)资质:天~。
(6)(名)资格:~历|~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