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
【拼音】:kǎo chá
【注音】:ㄎㄠˇㄔㄚˊ
【词性】:动词。
【结构】:考(半包围结构)察(上下结构)
【简体】:考察
【繁体】:考察
词语解释⒈ 实地观察调查。例:考察水利工程。出国考察。英:investigate;makeanon-the-spotinvestigation;inspect;考察[kǎochá]⒈实地观察调查。例考察水利工程。出国考察。英investigate;makeanon-the-spotinvestigation;inspect;
基础解释(动)①实地观察调查:~民情。[近]考查|视察。②深入细致地观察:~报告|~教育|勤于~和思索。
引证解释⒈ 对官吏政绩的考核。引:汉荀悦《汉纪·宣帝纪一》:“及拜刺史、郡守、辅相,輒亲见问,观其所由,退而考察其行。”《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所到部县,輒见二千石、长吏、三老、官属,下至佐史,考察黜陟,如州牧行部事。”《宋史·选举志四》:“三省分三年考察之,高则引对,次即试用,下者还之本选。”明张居正《杂著》:“盖外官既有考课之典,又有考察之例。”⒉ 观察研究;审察。引:《新唐书·李石传》:“古之圣贤,必观书以考察往行,然后成治功。”宋苏辙《进御集表》:“或文采焕发,足以形容渊衷;或事实明著,足以考察时政,谨已譔次成书。”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二:“快把刚才讲的这几个青年,都给我列入发展对象名单里,并且指定专人去负责考察和培养。”⒊ 现常指实地观察调查。引:鲁迅《书信集·致胡今虚》:“学术文章要参考书,小说也须能往各处走动,考察,但现在我所处的境遇,都不能。”例:如:他们到各地考察水利工程。⒋ 犹考试。引:《宋史·选举志三》:“凡考察,悉準在学人数,每内舍十人取五,外舍十人取六,自上而下分为三等籍,以俟上舍考定而参用之。”⒈对官吏政绩的考核。引汉荀悦《汉纪·宣帝纪一》:“及拜刺史、郡守、辅相,輒亲见问,观其所由,退而考察其行。”《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所到部县,輒见二千石、长吏、三老、官属,下至佐史,考察黜陟,如州牧行部事。”《宋史·选举志四》:“三省分三年考察之,高则引对,次即试用,下者还之本选。”明张居正《杂著》:“盖外官既有考课之典,又有考察之例。”⒉观察研究;审察。引《新唐书·李石传》:“古之圣贤,必观书以考察往行,然后成治功。”宋苏辙《进御集表》:“或文采焕发,足以形容渊衷;或事实明著,足以考察时政,谨已譔次成书。”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二:“快把刚才讲的这几个青年,都给我列入发展对象名单里,并且指定专人去负责考察和培养。”⒊现常指实地观察调查。引鲁迅《书信集·致胡今虚》:“学术文章要参考书,小说也须能往各处走动,考察,但现在我所处的境遇,都不能。”例如:他们到各地考察水利工程。⒋犹考试。引《宋史·选举志三》:“凡考察,悉準在学人数,每内舍十人取五,外舍十人取六,自上而下分为三等籍,以俟上舍考定而参用之。”
综合释义对官吏政绩的考核。汉荀悦《汉纪·宣帝纪一》:“及拜刺史、郡守、辅相,輒亲见问,观其所由,退而考察其行。”《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所到部县,輒见二千石、长吏、三老、官属,下至佐史,考察黜陟,如州牧行部事。”《宋史·选举志四》:“三省分三年考察之,高则引对,次即试用,下者还之本选。”明张居正《杂著》:“盖外官既有考课之典,又有考察之例。”观察研究;审察。《新唐书·李石传》:“古之圣贤,必观书以考察往行,然后成治功。”宋苏辙《进御集表》:“或文采焕发,足以形容渊衷;或事实明著,足以考察时政,谨已譔次成书。”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二:“快把刚才讲的这几个青年,都给我列入发展对象名单里,并且指定专人去负责考察和培养。”现常指实地观察调查。鲁迅《书信集·致胡今虚》:“学术文章要参考书,小说也须能往各处走动,考察,但现在我所处的境遇,都不能。”如:他们到各地考察水利工程。犹考试。《宋史·选举志三》:“凡考察,悉準在学人数,每内舍十人取五,外舍十人取六,自上而下分为三等籍,以俟上舍考定而参用之。”
网友释义考察,是指实地观察调查或审察考核。
汉语大词典(1).对官吏政绩的考核。汉荀悦《汉纪·宣帝纪一》:“及拜刺史、郡守、辅相,辄亲见问,观其所由,退而考察其行。”《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所到部县,辄见二千石、长吏、三老、官属,下至佐史,考察黜陟,如州牧行部事。”《宋史·选举志四》:“三省分三年考察之,高则引对,次即试用,下者还之本选。”明张居正《杂著》:“盖外官既有考课之典,又有考察之例。”(2).观察研究;审察。《新唐书·李石传》:“古之圣贤,必观书以考察往行,然后成治功。”宋苏辙《进御集表》:“或文采焕发,足以形容渊衷;或事实明著,足以考察时政,谨已撰次成书。”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二:“快把刚才讲的这几个青年,都给我列入发展对象名单里,并且指定专人去负责考察和培养。”(3).现常指实地观察调查。鲁迅《书信集·致胡今虚》:“学术文章要参考书,小说也须能往各处走动,考察,但现在我所处的境遇,都不能。”如:他们到各地考察水利工程。(4).犹考试。《宋史·选举志三》:“凡考察,悉准在学人数,每内舍十人取五,外舍十人取六,自上而下分为三等籍,以俟上舍考定而参用之。”
国语辞典⒈ 考核、视察。引:《后汉书·卷六三·李固传》:「切责三公,明加考察。」《文明小史·第三六回》:「我们国里新派了一位胡郎中来考察学生,我们莫如去求求他罢。」近调查考核考查侦察视察考察[kǎochá]⒈考核、视察。引《后汉书·卷六三·李固传》:「切责三公,明加考察。」《文明小史·第三六回》:「我们国里新派了一位胡郎中来考察学生,我们莫如去求求他罢。」近调查考核考查侦察视察英语toinspect,toobserveandstudy,on-the-spotinvestigation德语Erkundung(S),Expedition(S),etwasuntersuchen,etwasüberprüfen(V)法语faireuneenquête,observer,examiner
辞典修订版考核、视察。《后汉书.卷六三.李固传》:「切责三公,明加考察。」《文明小史.第三六回》:「我们国里新派了一位胡郎中来考察学生,我们莫如去求求他罢。」
辞典简编版考核、视察。 【造句】总经理明天即将起程到国外分公司考察业务。
法语étudier、examiner、rechercher、inspecter、s'informer、étudier
其他释义①实地观察调查:他们到各地~水利工程。②细致深刻地观察: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必须勤于~和思索,才能有成就。
1.我国科学家赴南极考察取得了丰硕成果。
2.考察船在大海上行进了将近半个月。
3.考察队员来到终年积雪的南极,建立了考察站。
4.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考察了校园附近的植物种类。
5.缺乏实地考察的计划都只是纸上谈兵。
6.赴南极科学考察的同志们,劳苦功高,不但在南极建立了两个考察站,还带回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和标本。
7.这次外出参观考察,虽说是走马看花,但也学到不少好的经验,开阔了我们的思路。
8.经理出国考察半年,回来见职员把写字间弄得乌烟瘴气,一时怒不可遏。
9.哥哥明天要出国考察,今天忙着整理行李。
10.爸爸随着考察队去南极探险,收获很大。
读音:kǎo
[kǎo]
(1)(动)考试:期~|他~上大学了。
(2)(动)检查:~察|~勤。
(3)(动)推求;研究:思~|~古。
(4)(名)(死去的)父亲:先~|如丧~妣(像死了父母一般)。
读音:chá
[chá]
(动)仔细看;调查:观~|考~|~其言;观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