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柴
【拼音】:diào chái
【注音】:ㄉ一ㄠˋㄔㄞˊ
【结构】:掉(左右结构)柴(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宋代酷吏所用的一种刑罚。掉柴[diàochái]⒈宋代酷吏所用的一种刑罚。
引证解释⒈宋代酷吏所用的一种刑罚。引《宋史·刑法志二》:“又擅置狱具,非法残民,或断薪为杖,掊击手足,名曰‘掉柴’。”
网络解释掉柴宋代酷吏所用的一种刑罚
汉语大词典宋代酷吏所用的一种刑罚。《宋史·刑法志二》:“又擅置狱具,非法残民,或断薪为杖,掊击手足,名曰‘掉柴’。”
其他释义1.宋代酷吏所用的一种刑罚。
读音:diào
[diào]
(1)(动)落:~下去。
(2)(动)减损:~色。
(3)(动)遗失:~了东西。
(4)(动)回转:~头。
(5)(动)摆动:尾大不~。
(6)(动)换:~换。
(7)(动)落在后面:永不~队。
(8)(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改~不良习惯。
读音:chái
[chái]
1. 烧火用的草木:柴草。柴火。柴门。火柴。木柴。
2. 烧柴祭天:“柴于上帝”。
3. 瘦,不松软:柴鸡。柴心儿。
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