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斗虫
【拼音】:gēn dǒu chóng
【注音】:ㄍㄣㄉㄡˇㄔㄨㄥˊ
【结构】:跟(左右结构)斗(独体结构)虫(独体结构)
【繁体】:跟斗蟲
词语解释1.孑孓的俗称。跟斗虫[gēndǒuchóng]⒈孑孓的俗称。
基础解释孑孓的俗称。
引证解释⒈孑孓的俗称。引清吴趼人《俏皮话·水虫》:“水中有一种虫,必头尾皆动,然后能行;其游行时,似翻跟斗,故俗呼之为跟斗虫。”
网络解释跟斗虫常见于不循环的水坑或池塘,家中水缸下雨后也会生长出来,长约1-1.5cm,通体红色,移动方式为头尾来回呈现“8”字形状,看似翻跟斗。故名跟斗虫。
综合释义孑孓的俗称。清吴趼人《俏皮话·水虫》:“水中有一种虫,必头尾皆动,然后能行;其游行时,似翻跟斗,故俗呼之为跟斗虫。”跟斗虫[gēndǒuchóng]
网友释义振兴中华教育科学基金会开始运作于1978年,是在邓小平、胡耀邦、习仲勋、廖承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直接关心下,第一个在国家民政部登记注册的社团基金;仅在1979年,创会会长新加坡籍华人陈水俊先生就一次性为国家捐赠500万美金,用于选送优秀人才出国培训;同年还向巴黎统制委员会申请,向美国DEC公司购买了70年代高新技术产品--PDP11大型计算机捐赠华侨大学,在全国高校内属第一部,该机器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过贡献。
汉语大词典孑孓的俗称。清吴趼人《俏皮话·水虫》:“水中有一种虫,必头尾皆动,然后能行;其游行时,似翻跟斗,故俗呼之为跟斗虫。”
读音:gēn
[gēn]
1. 脚的后部,踵:脚后跟。
2. 鞋袜的后部:高跟鞋。袜后跟儿。
3. 随在后面,紧接着:跟随。跟踪。
4. 赶,及:跟不上班。
5. 和,同:我跟他在一起工作。
6. 对,向:我已经跟他说了。
读音:dǒu,dòu
[dǒu]
[ dǒu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斗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
2. 量粮食的器具:斗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
3. 形容小东西的大:斗胆。
4. 形容大东西的小:斗室。
5. 像斗的东西:斗车。斗笠。斗篷。熨斗。
6.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南斗。气冲斗牛(怒气冲天)。
7. 特指“北斗星”:斗折蛇行。
8. 古同“陡”,高耸的样子。
9. 〔斗拱〕(枓栱)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斗是垫拱的方木块,合称斗拱。
10. 古同“陡”,突然。
[ dòu ]1. 对打:斗殴。战斗。
2. 比赛胜负,争胜:斗力。斗劲。斗智。斗志昂扬。
3. 使动物之间互争高下:斗牛。斗蟋蟀。
4. 拼合,对准,凑近:斗眼。
5. 古同“逗”,逗引。
读音:chóng
[chóng]
1. 节肢动物的一类:昆虫。益虫。雕虫小技(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2. 动物的通称:大虫(老虎)。长虫(蛇)。介虫(有介壳的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