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
【拼音】:yíng huǒ chóng
【结构】:螢(上下结构)火(独体结构)蟲(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昆虫。身体黄褐色,腹部末端有发光器,夜间能看到它发出的带绿色的萤光。
网络解释萤火虫(常见生物)萤火虫(英文:Firefly)又名夜光、景天、如熠燿、夜照、流萤、宵烛、耀夜等,属鞘翅目萤科,小型甲虫,因其尾部能发出荧光,故名为萤火虫。这种尾部能发光的昆虫,约有近2000种,我国较常见的有黑萤、姬红萤、窗胸萤等几种。
法语luciole、ver luisant
国语词典动物名。夏日生于水边,长三分许,能飞,夜间腹部会发出燐光,故称为「萤火虫」。食害虫,有益于农事。
读音:yíng
[yíng]
1.〔~火蟲〕昆蟲,黃褐色,尾部有發光器。
2.〔~石〕礦物。具有玻璃光澤,受光或受熱後常能變色,亦稱“氟石”。
读音:huǒ
[huǒ]
(1)(~儿)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
(2)指枪炮弹药:~器|~力|军~|走~。
(3)火气:上~|败~。
(4)形容红色:~红|~鸡。
(5)比喻紧急:~速|~急。
(6)(~儿)比喻暴躁或愤怒:~性|冒~|心头~起。
(7)同“伙”。
(8)(Huǒ)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