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蛔汤
【拼音】:dǎn huí tāng
【结构】:胆(左右结构)蛔(左右结构)汤(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是药名,主治胆道蛔虫病。
网友释义胆蛔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临证医案医方》。具有驱蛔,解痉,止痛之功效。主治胆道蛔虫病。右上腹阵发性剧痛,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屈膝体位。
读音:dǎn
[dǎn]
1.胆囊的通称。
2.(~儿)胆量:~怯。~大心细。~小如鼠。壮壮~儿。
3.装在器物内部,可以容纳水、空气等物的东西:球~。暖水瓶的~。
4.(Dǎn)姓。
读音:huí
[huí]
(名)蛔虫;寄生虫。
读音:tāng,shāng
[tāng]
[ tāng ]1. 热水:汤雪。赴汤蹈火。扬汤止沸。
2. 煮东西的汁液:米汤。参(
)汤。3. 烹调后汁特别多的食物:鸡汤。菜汤。清汤。
4. 专指温泉(现多用于地名):汤泉(温泉)。汤山(在中国北京市)。
5. 中药的剂型:汤剂。汤药。
6. 姓。
[ shāng ]1. 〔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如“河水汤汤”,“浩浩汤汤”。
2. (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