瘅疾
【拼音】:dān jí
【注音】:ㄉㄢㄐ一ˊ
【结构】:瘅(半包围结构)疾(半包围结构)
【繁体】:癉疾
词语解释1.热病。瘅疾[dānjí]⒈热病。
基础解释热病。
引证解释⒈热病。引汉王充《论衡·顺鼓》:“其有旱也,何以知不如人有癉疾也。”
网络解释瘅疾dānjíㄉㄢㄐㄧˊ
综合释义热病。汉王充《论衡·顺鼓》:“其有旱也,何以知不如人有癉疾也。”
网友释义至正十五年(1355)任同安县达鲁花赤(官名),由于他大力修葺城墙,加强了城防,翌年,安溪畲族首领李大攻打同安西门时,他兵分三路把守,使李大功城失败。至正十七年(1357),泉州发生波斯人赛甫丁兵乱,并遣使到同安听其号令。他顶住压力,将十余名叛乱者斩于市,引起赛的同伙伊守礼率骁勇千余名来攻,他领兵奋力作战,击退叛军,因功升为泉州府判官。
读音:dàn,dān
[dān]
[ dàn ]1. 由劳累造成的病。
2. 憎恨:彰善瘅恶。
3. 古同“疸”,黄疸病。
[ dān ]1. 中医指热症:脾瘅。火瘅(即“丹毒”)。
读音:jí
[jí]
(1)(名)疾病:积劳成~。
(2)(名)痛苦:~苦。
(3)(动)痛恨:~恶如仇。
(4)(形)急速;猛烈:~风|~驰|~走|大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