衮冕
【拼音】:gǔn miǎn
【注音】:ㄍㄨㄣˇㄇ一ㄢˇ
【结构】:衮(上下结构)冕(上下结构)
【简体】:衮冕
【繁体】:袞冕
词语解释1.衮衣和冕。古代帝王与上公的礼服和礼冠。2.穿衮服时所用的冕。3.谓登朝入仕。衮冕[gǔnmiǎn]⒈衮衣和冕。古代帝王与上公的礼服和礼冠。⒉穿衮服时所用的冕。⒊谓登朝入仕。
引证解释⒈衮衣和冕。古代帝王与上公的礼服和礼冠。历代皇帝、皇太子、郡王、公卿等均服用衮冕,但其形制相异。参阅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第二章。引《周礼·春官·司服》:“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衮冕……公之服,自衮冕而下,如王之服。”《国语·周语中》:“弃衮冕而南冠以出,不亦简彝乎。”韦昭注:“衮,衮龙之衣也;冕,大冠也。公之盛服也。”宋何薳《春渚纪闻·梦宰相过岭四人》:“蔡丞相持正为府界提举日,有人梦至一官居,堂宇高邃,上有具衮冕而坐者四人。”清戴名世《曲阜县圣庙塑像议》:“而唐开元中遂出王者衮冕之服以衣矣。”钱玄《三礼名物通释·衣服·服制》:“上古礼服服制,大别为冕服、弁服、冠服三等。依经传所述,则冕服分为六,弁服三,冠服二……冕服六:大裘、衮冕、鷩冕、毳冕、希冕、玄冕。其冕则同,其服皆玄衣、纁裳,赤韍纯朱,但各服绣繢之章不同。”⒉穿衮服时所用的冕。引《新唐书·车服志》:“首饰大小华十二树,以象衮冕之旒。”《宋史·舆服志四》:“衮冕十有二旒,其服十有二章,以享先王。”⒊谓登朝入仕。引《后汉书·孔僖传》:“﹝崔篆﹞尝劝子建仕。对曰:‘吾有布衣之心,子有衮冕之志,各从所好,不亦善乎!’”
网络解释衮冕衮冕:即衮衣和冕,是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礼服和礼冠,是皇帝等王公贵族在祭天地、宗庙等重大庆典活动时穿戴用的正式服装。《周礼》中即有关于衮冕的记载,从西周到明朝灭亡延续两千余年。各朝细节略不同,大体样式不变,在清朝入关剃发易服之后消亡。目前史料最详细完备的是明朝的衮冕。明洪武十六年定衮冕制度,明代衮冕是历代以来唯一在文献、图样、绘画和出土实物几个方面都有详细资料存世的皇帝大礼服。衮冕还有比喻“登朝入仕”的意思。
综合释义衮衣和冕。古代帝王与上公的礼服和礼冠。《周礼·春官·司服》:“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衮冕……公之服,自衮冕而下,如王之服。”《国语·周语中》:“弃衮冕而南冠以出,不亦简彝乎。”韦昭注:“衮,衮龙之衣也;冕,大冠也。公之盛服也。”宋何薳《春渚纪闻·梦宰相过岭四人》:“蔡丞相持正为府界提举日,有人梦至一官居,堂宇高邃,上有具衮冕而坐者四人。”清戴名世《曲阜县圣庙塑像议》:“而唐开元中遂出王者衮冕之服以衣矣。”钱玄《三礼名物通释·衣服·服制》:“上古礼服服制,大别为冕服、弁服、冠服三等。依经传所述,则冕服分为六,弁服三,冠服二……冕服六:大裘、衮冕、鷩冕、毳冕、希冕、玄冕。其冕则同,其服皆玄衣、纁裳,赤韍纯朱,但各服绣繢之章不同。”历代皇帝、皇太子、郡王、公卿等均服用衮冕,但其形制相异。参阅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第二章。穿衮服时所用的冕。《新唐书·车服志》:“首饰大小华十二树,以象衮冕之旒。”《宋史·舆服志四》:“衮冕十有二旒,其服十有二章,以享先王。”谓登朝入仕。《后汉书·孔僖传》:“﹝崔篆﹞尝劝子建仕。对曰:‘吾有布衣之心,子有衮冕之志,各从所好,不亦善乎!’”
汉语大词典(1).衮衣和冕。古代帝王与上公的礼服和礼冠。《周礼·春官·司服》:“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衮冕……公之服,自衮冕而下,如王之服。”《国语·周语中》:“弃衮冕而南冠以出,不亦简彝乎。”韦昭注:“衮,衮龙之衣也;冕,大冠也。公之盛服也。”宋何薳《春渚纪闻·梦宰相过岭四人》:“蔡丞相持正为府界提举日,有人梦至一官居,堂宇高邃,上有具衮冕而坐者四人。”清戴名世《曲阜县圣庙塑像议》:“而唐开元中遂出王者衮冕之服以衣矣。”钱玄《三礼名物通释·衣服·服制》:“上古礼服服制,大别为冕服、弁服、冠服三等。依经传所述,则冕服分为六,弁服三,冠服二……冕服六:大裘、衮冕、鷩冕、毳冕、希冕、玄冕。其冕则同,其服皆玄衣、纁裳,赤韨纯朱,但各服绣缋之章不同。”历代皇帝、皇太子、郡王、公卿等均服用衮冕,但其形制相异。参阅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第二章。(2).穿衮服时所用的冕。《新唐书·车服志》:“首饰大小华十二树,以象衮冕之旒。”《宋史·舆服志四》:“衮冕十有二旒,其服十有二章,以享先王。”(3).谓登朝入仕。《后汉书·孔僖传》:“﹝崔篆﹞尝劝子建仕。对曰:‘吾有布衣之心,子有衮冕之志,各从所好,不亦善乎!’”
国语辞典衮服和冠冕。衮冕[gǔnmiǎn]⒈衮服和冠冕。⒉著衮服所用的冕。古代天子祭宗庙时戴用。引《仪礼·觐礼》:「天子衮冕,负斧依。」
辞典修订版衮服和冠冕。着衮服所用的冕。古代天子祭宗庙时戴用。《仪礼.觐礼》:「天子衮冕,负斧依。」
1.但按《大明会典》、《明史》等文献所记,正旦、冬至等朝贺大典时,皇帝应服衮冕服。
2.奏凯献俘,皇帝着乌纱绛衣的皮弁服已是高规格,如今竟然着了祭天地、宗庙的衮冕大礼服,可见皇帝对此次献俘的重视程度。
3.,君务财劝农,仓库盈积,是用衮冕之服,赤舄副焉。
4.于是,“帝始服衮冕,朝飨万国”,这才正式主持朝政,也开始亲自动笔起草诏册。
5.,君务财劝农,仓库盈积,是用衮冕之服,赤舄副焉。[查字典造句网https://www.chazidian.com/zj-191922/]
6.于是,“帝始服衮冕,朝飨万国”,这才正式主持朝政,也开始亲自动笔起草诏册。https://www.chazidian.com/zj-191922/造句
读音:gǔn
[gǔn]
(名)古代君王的礼服。
读音:miǎn
[miǎn]
(名)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后专指帝王的礼帽:加~|日~|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