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龙
【拼音】:bái shā lóng
【注音】:ㄅㄞˊㄕㄚㄌㄨㄥˊ
【结构】:白(独体结构)沙(左右结构)龙(独体结构)
【繁体】:白沙龍
词语解释1.宋代冯翊之地所产羊膏的美称。白沙龙[báishālóng]⒈宋代冯翊之地所产羊膏的美称。
基础解释宋代冯翊之地所产羊膏的美称。
引证解释⒈宋代冯翊之地所产羊膏的美称。引宋陶穀《清异录·白沙龙》:“冯翊产羊膏,嫩第一,言饮食者推冯翊白沙龙为首。”
综合释义宋代冯翊之地所产羊膏的美称。宋陶穀《清异录·白沙龙》:“冯翊产羊膏,嫩第一,言饮食者推冯翊白沙龙为首。”白沙龙[báishālóng]
汉语大词典宋代冯翊之地所产羊膏的美称。宋陶谷《清异录·白沙龙》:“冯翊产羊膏,嫩第一,言饮食者推冯翊白沙龙为首。”
读音:bái
[bái]
(1)(形)像霜、雪的颜色:~布|洁~。
(2)(形)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
(3)(形)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空白:~开水。
(4)(形)没有效果;徒然:~费力气。
(5)(形)无代价;无报偿:~吃|~给。
(6)(名)象征反动:~军|~区。
(7)(动)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
(8)姓。
(9)(名)(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
(10)(动)说明;陈述:表~。
(11)(名)戏曲或歌剧中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对~。
(12)(名)地方话:苏~。
读音:shā,shà
[shā]
[ shā ]1. 非常细碎的石粒:沙子。沙石。风沙。沙尘。沙砾(沙和碎石块)。沙漠。沙丘。沙滩。沙洲(江河里由泥沙淤积成的陆地)。沙暴。沙浴。沙疗。沙鸥(文学上指栖息岸边沙地的鸥一类的水鸟)。
2. 像沙的东西:沙糖。豆沙。沙瓤。
3. 声音不清脆不响亮:沙哑。
4. 姓。
[ shà ]1. 经过摇动把某东西里的杂物集中,以便清除。
读音:lóng
[lóng]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