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牙草
【拼音】:lóng yá cǎo
【注音】:ㄌㄨㄥˊ一ㄚˊㄘㄠˇ
【结构】:龙(独体结构)牙(独体结构)草(上下结构)
【繁体】:龍牙草
词语解释见“龙芽草”。龙牙草[lóngyácǎo]⒈见“龙芽草”。
基础解释见“[[龙芽草]]”。
引证解释⒈见“龙芽草”。
综合释义植物名。蔷薇科蔷薇属,多年生草本。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叶缘粗齿牙状。花黄色,具短梗,瘦果倒圆锥形。全草皆可入药,有止血、健胃等作用。也称为「仙鹤草」。
汉语大词典见“龙芽草”。《汉语大词典》:龙芽草(龙芽草) 拼音:lóngyácǎo亦作“龙牙草”。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一米以上。茎直立,上部有分枝。羽状复叶,小叶三至九片,大小不等,边有锯齿。夏秋开花,花黄色,成总状花序,生于茎的顶部或上部叶腋。果实有钩刺。通称仙鹤草。全草入药,有收敛、止血的功效。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马鞭草》:“龙牙草、凤颈草。”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五二:“龙芽草,一名瓜香草。生辉县鸭子口山野间……结青毛蓇葖,有子,大如黍粒,味甜。救饥:收取其子,或捣或磨,作面食之。”徐珂《清稗类钞·植物·龙芽草》:“龙芽草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高二三尺,叶为羽状复叶。夏日出花轴,花黄,五瓣,实多刺。俗称仙鹤草。”
国语辞典植物名。蔷薇科蔷薇属,多年生草本。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叶缘粗齿牙状。花黄色,具短梗,瘦果倒圆锥形。全草皆可入药,有止血、健胃等作用。龙牙草[lóngyácǎo]⒈植物名。蔷薇科蔷薇属,多年生草本。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叶缘粗齿牙状。花黄色,具短梗,瘦果倒圆锥形。全草皆可入药,有止血、健胃等作用。
英语agrimony
其他释义1.见'龙芽草'。
1.乖,乖,宝贝儿,这是酒仙龙牙草,你闻闻,还有酒香呢,爱吃不?要不咱们再换这把甘露米,填补气血,生精养髓,武道大宗师也爱吃呢!
2.哦,你这个药材叫龙牙草,可治皮肤疮疡,也可治跌打散瘀。
3.叶少,您老又来查看市场啊!您老瞧瞧我这上好的龙牙草,要不要来上一捆?
4.恩,给我找一些龙牙草,还有车前草。
5.没错,这颗丹药叫做血龙丹,是我提取龙牙草精华炼制而成的。
6.老子现在需龙牙草,不管是谁,都要留下。
7.原本至少需要一年才能达到的境界,在血龙丹的帮助下瞬间便完成,这让西门变的更加渴望,渴望着在坠龙城能够有机会得到更多的龙牙草。
8.其实你们也不必这么沮丧,咱们是没有那么多龙牙草,但并不意味着别人没有?等到西门将这颗血龙丹炼化掉后,咱们便去坠龙城。
9.其中化合物6、7为首次从龙牙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10.王超清点了下,总共收获10点经验,一棵龙牙草,2个铜板。
读音:lóng
[lóng]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
读音:yá
[yá]
(1)(名)牙齿:门~|镶~|~医。
(2)(名)特指象牙:~筷|~章。
(3)(名)形状像牙齿的东西:~子。
(4)(名)(Yá)姓。
(5)(名)(~子)旧时为买卖双方撮合从中取得佣金的人。
读音:cǎo
[cǎo]
(1)(名)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青~。
(2)(名)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干~。
(3)(名)〈口〉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驴|~鸡。
(4)(形)草率;不细致:潦~|字写得很~。
(5)(名)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ɑ)汉字形体的一种:~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
(6)(名)草稿:起~|~案。
(7)(动)〈书〉起草:~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