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纩
【拼音】:chōng kuàng
【注音】:ㄔㄨㄥㄎㄨㄤˋ
【结构】:充(上下结构)纩(左右结构)
【简体】:充纩
【繁体】:充纊
词语解释冠冕两旁的绵制饰物,用以塞耳。充纩[chōngkuàng]⒈冠冕两旁的绵制饰物,用以塞耳。
引证解释⒈冠冕两旁的绵制饰物,用以塞耳。引《晋书·刘颂传》:“冕而前旒,充纊塞耳。”
网络解释充纩chōngkuàng
综合释义冠冕两旁的绵制饰物,用以塞耳。《晋书·刘颂传》:“冕而前旒,充纊塞耳。”塞之以纩也。《晋书·刘颂传》:「冕而前旒,充纩塞耳。」
汉语大词典冠冕两旁的绵制饰物,用以塞耳。《晋书·刘颂传》:“冕而前旒,充纩塞耳。”
其他解释塞之以纩也。《晋书·刘颂传》:「冕而前旒,充纩塞耳。」
其他释义1.冠冕两旁的绵制饰物,用以塞耳。
读音:chōng
[chōng]
(1)(动)满;足:~分|~足(多到能满足需要)|~其量(表示做最大限度的估计;至多)。
(2)(动)装满;塞住:~电|~耳不闻。
(3)(动)担任;当:~当|~任(担任)。
(4)(动)冒充:~行家。
(5)姓。
读音:kuàng
[kuàng]
(名)丝绵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