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明观
【拼音】:zǒng míng guān
【注音】:ㄗㄨㄥˇㄇ一ㄥˊㄍㄨㄢ
【结构】:总(上下结构)明(左右结构)观(左右结构)
【简体】:总明观
【繁体】:總明觀
词语解释南朝宋时的官署名,总管儒﹑玄﹑文﹑史四学。总明观[zǒngmíngguān]⒈南朝宋时的官署名,总管儒、玄、文、史四学。
引证解释⒈南朝宋时的官署名,总管儒、玄、文、史四学。引《宋书·明帝纪》:“戊寅,立总明观,徵学士以充之,置东观祭酒。”《南齐书·百官志》:“总明观祭酒一人。右泰始六年以国学废,初置总明观,玄、儒、文、史四科,科置学士各十人,正令史一人,书令史二人,干一人,门吏一人,典观吏二人。”《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六年》:“戊寅,立总明观,置祭酒一人,儒、玄、文、史学士各十人。”胡三省注:“文帝元嘉十五年,立儒、玄、文、史四学,今置总明观祭酒以总之。”
网络解释总明观总明观,南朝宋明帝设,设祭酒,置道、史、文、儒四科。
综合释义南朝宋时的官署名,总管儒、玄、文、史四学。《宋书·明帝纪》:“戊寅,立总明观,徵学士以充之,置东观祭酒。”《南齐书·百官志》:“总明观祭酒一人。右泰始六年以国学废,初置总明观,玄、儒、文、史四科,科置学士各十人,正令史一人,书令史二人,干一人,门吏一人,典观吏二人。”《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六年》:“戊寅,立总明观,置祭酒一人,儒、玄、文、史学士各十人。”胡三省注:“文帝元嘉十五年,立儒、玄、文、史四学,今置总明观祭酒以总之。”总明观[总明观为南朝中央之官学。#####据〔宋书·明帝本纪〕,南朝宋明帝泰始六年@@@@@九月戊寅,立总明观,亦谓东观,徵学士以充之;置东观祭酒。另据〔南史·宋本纪〕,九月戊寅,立总明观,徵学士以充之;置东观祭酒,访举各一人,举士二十人,分为儒、道、文、史、阴阳五部学,言阴阳者遂无其人。齐初因之,后省。据〔南齐书·武帝本纪〕,齐武帝永明三年@@@@@,夏五月,诏立学,遂省总明观。又据〔南史·百官志〕载,太始六年@@@@@,以国学废,初置总明观,玄、儒、文、史四科,科置学士各十人,正令史一人,书令史二人,干一人,门吏一人,典观吏二人,总明观祭酒一人。建元中,掌治五礼。永明三年,国学建后遂省。]总明观为南朝中央之官学。据〔宋书·明帝本纪〕,南朝宋明帝泰始六年@@@@@九月戊寅,立总明观,亦谓东观,徵学士以充之;置东观祭酒。另据〔南史·宋本纪〕,九月戊寅,立总明观,徵学士以充之;置东观祭酒,访举各一人,举士二十人,分为儒、道、文、史、阴阳五部学,言阴阳者遂无其人。齐初因之,后省。据〔南齐书·武帝本纪〕,齐武帝永明三年@@@@@,夏五月,诏立学,遂省总明观。又据〔南史·百官志〕载,太始六年@@@@@,以国学废,初置总明观,玄、儒、文、史四科,科置学士各十人,正令史一人,书令史二人,干一人,门吏一人,典观吏二人,总明观祭酒一人。建元中,掌治五礼。永明三年,国学建后遂省。
汉语大词典南朝宋时的官署名,总管儒、玄、文、史四学。《宋书·明帝纪》:“戊寅,立总明观,徵学士以充之,置东观祭酒。”《南齐书·百官志》:“总明观祭酒一人。右泰始六年以国学废,初置总明观,玄、儒、文、史四科,科置学士各十人,正令史一人,书令史二人,干一人,门吏一人,典观吏二人。”《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六年》:“戊寅,立总明观,置祭酒一人,儒、玄、文、史学士各十人。”胡三省注:“文帝元嘉十五年,立儒、玄、文、史四学,今置总明观祭酒以总之。”
其他释义1.南朝宋时的官署名,总管儒﹑玄﹑文﹑史四学。
读音:zǒng
[zǒng]
(1)(动)总括;汇集:~之|~其成|~起来|~到一起。
(2)(形)全部的;全面的:~额|~攻|~评|~数|~长|~帐|~值|~动员|~攻击|~罢工。
(3)(形)概括全部的;为首的;领导的:~部|~管|~会|~机|~监|~谱|~社|~署|~长|~则|~工会|~路线|~司令|~书记。
(4)(副)一直;一向(表示情况的经常性):~迟到|~不下雨。
(5)(副)毕竟;总归:小孩~是小孩|~得向上级汇报。
读音:míng
[míng]
1. 亮,与“暗”相对:明亮。明媚。明净。明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 清楚: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
3. 懂得,了解: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
4. 公开,不隐蔽:明说。明讲。明处。
5. 能够看清事物: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
6. 睿智:英明。贤明。明君。
7. 视觉,眼力:失明。
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9. 次(专指日或年):明日。明年。
10. 中国朝代名:明代。
11. 姓。
读音:guān,guàn
[guān]
[ guān ]1. 看,察看:观看。观止(赞叹所看到的事物极端完美,无以复加)。观风(a.暗中察看动静,以定行止;b.观察民间风俗习惯,生活状态)。观阵。观赏。观察。观感。参观。
2. 看到的景象或样子:观瞻(a.事物的外观、景象及其留给人们的印象;b.注视,瞻望)。大观。奇观。
3. 对事物的看法、认识:观点。观念。主观。客观。世界观。
[ guàn ]1. 道教的庙宇:白云观。紫阳观。
2. 古代宫门前的双阙。
3. 楼台:楼观。台观。
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