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母
【拼音】:jūn mǔ
【注音】:ㄐㄨㄣㄇㄨˇ
【结构】:君(上下结构)母(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1.封建宗法制,庶子称父之正妻为君母。2.对母为国君夫人者的称呼。君母[jūnmǔ]⒈封建宗法制,庶子称父之正妻为君母。⒉对母为国君夫人者的称呼。
基础解释封建宗法制,庶子称父之正妻为君母。对母为国君夫人者的称呼。
引证解释⒈封建宗法制,庶子称父之正妻为君母。引《仪礼·丧服》:“﹝小功﹞君母之父母、从母。”郑玄注:“君母,父之适妻也。”⒉对母为国君夫人者的称呼。按,此君母指卫灵公之夫人南子。引《左传·哀公十六年》:“蒯聵得罪于君父、君母,逋窜于晋。”
网络解释君母君母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ūnmǔ,封建宗法制,庶子称父之正妻为君母。
综合释义封建宗法制,庶子称父之正妻为君母。《仪礼·丧服》:“﹝小功﹞君母之父母、从母。”郑玄注:“君母,父之适妻也。”对母为国君夫人者的称呼。《左传·哀公十六年》:“蒯聵得罪于君父、君母,逋窜于晋。”按,此君母指卫灵公之夫人南子。
网友释义拼音:jūnmǔ注音:ㄐㄩㄣㄇㄨˇ1.封建宗法制,庶子称父之正妻为君母。2.对母为国君夫人者的称呼。《仪礼·丧服》:“﹝小功﹞君母之父母、从母。”郑玄注:“君母,父之适妻也。”《左传·哀公十六年》:“蒯聩得罪于君父、君母,逋窜于晋。”按,此君母指卫灵公之夫人南子。
汉语大词典(1).封建宗法制,庶子称父之正妻为君母。《仪礼·丧服》:“﹝小功﹞君母之父母、从母。”郑玄注:“君母,父之适妻也。”(2).对母为国君夫人者的称呼。《左传·哀公十六年》:“蒯聩得罪于君父、君母,逋窜于晋。”按,此君母指卫灵公之夫人南子。
读音:jūn
[jūn]
(1)(名)君主:国~。
(2)(名)〈书〉对人的尊称:张~|诸~。
读音:mǔ
[mǔ]
(1)(名)母亲:~女|老~。
(2)(名)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女子:祖~|伯~|姑~|姨~。
(3)(形)(禽兽)雌性的(跟“公”相对的):~鸡|~牛。
(4)(形)(~儿)指一凸一凹配套的两件东西里的凹的一件。
(5)(名)有产生出其他事物的能力或作用的:工作~机|失败乃成功之~。
(6)(Mǔ)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