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莱公
【拼音】:kòu lái gōng
【注音】:ㄎㄡˋㄌㄞˊㄍㄨㄥ
【结构】:寇(上下结构)莱(上下结构)公(上下结构)
【简体】:寇莱公
【繁体】:寇萊公
词语解释即北宋政治家莱国公·寇准。字平仲。寇莱公[kòuláigōng]⒈即北宋政治家莱国公·寇准。字平仲。
基础解释宋朝政治家莱国公寇准。
引证解释⒈即北宋政治家莱国公寇準。字平仲。景德元年契丹军进攻时任宰相,反对王钦若等南迁的主张,力主抗战,促使真宗往澶州督战,与辽订立澶渊之盟。不久被王钦若排挤罢相。天禧初年复相,封莱国公,四年又被丁谓排挤降官。后被贬死于雷州。能诗,今传有《寇忠愍公诗集》三卷。引宋苏洵《上富丞相书》:“曩者陛下即位之初,寇莱公为相。”《冷眼观》第十七回:“寇莱公数短王文正,而王文正荐準愈力。”
网络解释寇莱公即北宋政治家莱国公寇准。字平仲。景德元年契丹军进攻时任宰相,反对王钦若等南迁的主张,力主抗战,促使真宗往澶州督战,与辽订立澶渊之盟。不久被王钦若排挤罢相。天禧初年复相,封莱国公,四年又被丁谓排挤降官。后被贬死于雷州。能诗,今传有《寇忠愍公诗集》三卷。宋苏洵《上富丞相书》:“曩者陛下即位之初,寇莱公为相。”《冷眼观》第十七回:“寇莱公数短王文正,而王文正荐准愈力。”
综合释义即北宋政治家莱国公寇準。字平仲。景德元年契丹军进攻时任宰相,反对王钦若等南迁的主张,力主抗战,促使真宗往澶州督战,与辽订立澶渊之盟。不久被王钦若排挤罢相。天禧初年复相,封莱国公,四年又被丁谓排挤降官。后被贬死于雷州。能诗,今传有《寇忠愍公诗集》三卷。宋苏洵《上富丞相书》:“曩者陛下即位之初,寇莱公为相。”《冷眼观》第十七回:“寇莱公数短王文正,而王文正荐準愈力。”
汉语大词典即北宋政治家莱国公寇准。字平仲。景德元年契丹军进攻时任宰相,反对王钦若等南迁的主张,力主抗战,促使真宗往澶州督战,与辽订立澶渊之盟。不久被王钦若排挤罢相。天禧初年复相,封莱国公,四年又被丁谓排挤降官。后被贬死于雷州。能诗,今传有《寇忠悯公诗集》三卷。宋苏洵《上富丞相书》:“曩者陛下即位之初,寇莱公为相。”《冷眼观》第十七回:“寇莱公数短王文正,而王文正荐准愈力。”
国语辞典宋朝政治家莱国公寇准。参见「寇准」条。寇莱公[kòuláigōng]⒈宋朝政治家莱国公寇准。参见「寇准」条。
其他释义1.即北宋政治家莱国公寇准。字平仲。景德元年契丹军进攻时任宰相,反对王钦若等南迁的主张,力主抗战,促使真宗往澶州督战,与辽订立澶渊之盟。不久被王钦若排挤罢相。天禧初年复相,封莱国公,四年又被丁谓排挤降官。后被贬死于雷州。能诗,今传有《寇忠愍公诗集》三卷。
1.昔者契丹拥百万之师,直抵澶渊,当时若从避幸之请,岂得天下太平百有余年,赖祖宗之灵,社稷之福,寇莱公坚欲御驾亲征。
2.便只是最后一件事,便足以抵我们半生心血!大义不拘小节,便是当年的寇莱公,不也是喜豪奢,喜歌舞嘛!……靖哥哥不可太苛求,便由着观澜吧!
3.宋寇莱公有诗云:“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仰天红日近,俯首白云低。
4.过去有人管寇准叫寇莱公,就是从这来的。
5.宋寇莱公有诗云:“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仰天红日近,俯首白云低。(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
6.宋寇莱公有诗云:“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仰天红日近,俯首白云低。【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176890/】
7.昔者契丹拥百万之师,直抵澶渊,当时若从避幸之请,岂得天下太平百有余年,赖祖宗之灵,社稷之福,寇莱公坚欲御驾亲征。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
读音:kòu
[kòu]
(1)(名)强盗或外来的侵略者(也指敌人):海~|外~。
(2)(动)敌人来侵略:入~。
(3)(Kòu)姓。
读音:lái
[lái]
(名)萝卜。
读音:gōng
[gōng]
(1)(形)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款|~物|~事公办。
(2)(形)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分母|~议|~约。
(3)(形)属于国际间的:~海|~制|~斤。
(4)(动)使公开:~布|~之于世。
(5)(形)公平;公正:~买~卖|大~无私|秉~办理。
(6)(名)公事;公务:办~|~余。
(7)(Gōnɡ)姓。
(8)(名)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爵|~侯|王~大臣。
(9)(名)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尊称:诸~|张~。
(10)(名)丈夫的父亲;公公:~婆。
(11)(形)(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羊|这只小鸡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