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楹
【拼音】:liáng yíng
【注音】:ㄌ一ㄤˊ一ㄥˊ
【结构】:梁(上下结构)楹(左右结构)
【繁体】:樑楹
词语解释梁柱。比喻身负重任的人。梁楹(樑楹)[liángyíng]⒈梁柱。比喻身负重任的人。
引证解释⒈梁柱。比喻身负重任的人。引《新唐书·韦皋等传赞》:“皋、建封、弘本诸生,震兴田亩间,未有以异人,及投隙龙驤,皆为国梁楹,光奋一时。”
网络解释梁楹梁楹是一个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梁柱。比喻身负重任的人。《新唐书·韦皋等传赞》:“皋、建封、弘本诸生,震兴田亩间,未有以异人,及投隙龙驤,皆为国梁楹,光奋一时。”
汉语大词典梁柱。比喻身负重任的人。《新唐书·韦皋等传赞》:“皋、建封、弘本诸生,震兴田亩间,未有以异人,及投隙龙骧,皆为国梁楹,光奋一时。”
其他释义1.梁柱。比喻身负重任的人。
1.元顺帝自画屋样,自削木构,制作模型宫房皆高尺余,栋梁楹榱宛转如真,然后把模型交付匠人,嘱咐照此构建,为此,京师人戏称顺帝为“鲁班天子”。
读音:liáng
[liáng]
(1)(名)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木结构屋架中专指顺着前后方向架在柱子上的长条。
(2)(名)通常也指檩:正~|二~|无~殿。
(3)(名)桥:桥~|津~。
(4)(名)物体中间隆起成长条的部分:鼻~|山~。
(5)(名)战国时魏国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后;改称梁。
(6)(名)南朝之一;公元502…557;萧衍所建。参看〔南北朝〕。
(7)(名)后梁。
(8)(名)(Liánɡ)姓。
读音:yíng
[yíng]
(名)堂屋前部的柱子:~联|有屋三~。